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传统性文化对艾滋病防控的负面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08:39 南方日报

  龙秋霞

  性文化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有性现象的归纳和总结,它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围绕性活动而出现的两性结合形式、性的观念以及与性有关的社会现象。近年,我们在开展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社会性别与HIV/AIDS控制”研究过程中,通过在我省定性访谈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属、性病患者、卖淫女、嫖客、吸毒者、流动人口、在校生与失学青少年、中学与高校老师、社区领导及卫生、公安、人大、劳教等部门知情人共11组目标人群261人,定量抽样调查已婚普通人群305人,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发现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与传统性文化密切相关。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在艾滋病防控中不可忽视传统性文化的负面影响。

  抽样调查显示,认为发生婚前性关系后,女性更容易被人们指责的比例占到60.0%,而认为是男性更容易被指责的仅占2.3%;认为男性有多个性伴是“有男子气”的男性比例(16.5%)高于女性11.1个百分点,而同意“纯洁的女性不懂性事”的男性比例(15.1%)也高于女性7.3个百分点。这说明两千年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主女从、女性以温柔顺从为美德的落后的性文化观念给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带来深远的影响。其结果,一方面使社会对男性非婚性行为和多性伴现象持宽容态度;另一方面也直接阻碍女性获取性健康方面的知识,使之缺乏与男性商议安全性行为的能力,从而增加了她们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研究表明,在传统性文化影响下,两性性观念在现阶段存在差异,男性较女性更开放,非婚性行为更多。较为典型的如访谈中的男大学生认为,性是人的生理需要,当人的生理发育成熟后,只要两厢情愿就可以有性行为,不一定有婚姻;而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保守态度,她们说同是“越轨”,舆论往往说女的是“破鞋”,但不指责男的。抽样调查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与男性相比,女性对性伴更专一,有近九成的女性除了配偶没有别的性伴,高于男性18.7个百分点;在性伴数量方面,男性性伴数也明显多于女性,除了配偶,曾经有1个以上性伴的占男性总数的29.5%,占女性总数的10.8%,男性高于女性近20个百分点,其中有4个以上性伴的全部是男性。这说明男性比女性“花心”,且非婚性伴更多,因此他们从非固定性伴中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机率也较女性更大。

  研究表明,在传统性文化影响下,以男性为中心的性行为模式在现阶段依然不可动摇,是普通女性经固定性伴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重要原因。被调查的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共27人,男性19人,女性8人,在感染途径方面,尽管男性以静脉吸毒为主,但经性途径感染的也占到第2位,且全部是找“小姐”被传染。而女性中有5人是由配偶或男友经性或共用针筒吸毒传染。在男女各10人的性病患者调查中也发现,全部男性是与非固定性伴有过性接触而被传染的,女性中有8人是被配偶和男友传染的。这说明男性经性途径感染性病、艾滋病与性乱关系密切,而女性的感染则多数与对性伴的信任盲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直接相关。因为在使用安全套和性伴通知方面,男性责任意识明显较弱,目前仍有性生活的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中的男性多数人不通知性伴,继续与妻子或女友过无保护措施的性生活。他们解释说,通不通知已毫无意义,也许对方已感染上了,怕戴套会引起女方怀疑;也有同居者说,怕通知后对方会离开自己。

  以上调查情况说明,现实中依然根深蒂固的带有浓厚封建意识的传统性文化其本质上体现了两性关系的不平等,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对女性健康权和生命权的漠视。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腐朽落后的封建传统文化已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但是旧的文化观念早已入风化俗,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化到人们的道德观、审美观中,给现代文明留下深深的烙印。它对社会的渗透和负面影响不仅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控,也是现阶段构建先进文化必须跨越的樊篱。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人本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副教授,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社会性别与HIV/AIDS控制”项目负责人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