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濮阳高考舞弊是否基于“惯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08:57 红网

  河南省濮阳县第三中学在今年高考中出现的严重舞弊问题,已经初步查清,近日央视“焦点访谈”(6月19日)和《新京报》(6月18、19和20日)分别进行了详细报道。

  这起重大高考舞弊案的基本案情是:在今年的高考中,濮阳县三中由田春山(政教处副主任)、肖付印等七名老师组成了舞弊团伙。该团伙主要用手机彩信传题、数码相机拍题和直接抄写考题等方式将考题带出考场,由专门安排好的答题小组做出答案,再用手机短信等形式回传给交钱的学生。在考前,他们有计划、有目的的向考生收取了20万元,承诺在考试中为100多名考生或提供方便、或传递答案。同时,用给好处的办法拉拢多名监考教师参与共同作弊。

  仔细阅读媒体的相关报道后,笔者除了感到惊讶外,还有一个明显感觉,那就是,舞弊团伙是明显的顶风作案,且分工明确、协作密切,还敢以营利为目的公然向外“兜售”试题答案,把舞弊当成“生意”做,决不象“初犯”所为,组织者的无所顾忌和胆大妄为倒有点“惯犯”的老道。这让我不得不产生疑问,濮阳高考舞弊是否基于“惯性”?

  众所周知,今年全国上下高度重视考风考纪问题,教育部为严肃考纪发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违纪和舞弊的界限,严格规范了与考试有关的各方行为,加大了对考试舞弊者的处罚力度,同时为防止考生舞弊还首次要求每个考生签署高考诚信协议书,拒绝签署协议者不得参加高考。应该说,在高考前我们营造了较为良好的制度和舆论环境,任何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今年高考的非同寻常之处,感受到国家打击高考舞弊的决心和信心是前所未有的。

  濮阳重大舞弊案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施的,而且还形成了舞弊团伙,其团伙成员也正是向高校输送毕业生、负责向考生宣讲考试纪律的高中教师,他们对今年国家的高考政策是心知肚明的。人们不禁要问,国家如此声势浩大的反舞弊宣传为什么没能阻止他们密谋舞弊的步伐呢?

  这个团伙短时间内就能招募多人,一拍即合,且分工明确,协作密切,环环相扣,事先竟敢明目张胆、不分亲疏地向考生推销兜售,纯粹以营利为目的,丝毫没有初次作案的畏缩和胆怯,有的只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无所顾忌和胆大妄为。真让人怀疑这个团伙是首次作案!

  更让人不解的是,实行交叉监考的监考人员只为200元红包,就为作弊者大开绿灯。而且按照程序在每场考试前15分钟才抽取各考场教室的钥匙,也就是说,只有临近考试15分钟,每个考场才能决定由谁来担当监考教师。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作弊团伙和作弊考生就能“做通”这些监考教师的工作,确实让人难以理解。莫非这些监考教师早已了解这里的“形势”,来了个顺水推舟、默契配合?

  另外,还有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央视记者将舞弊者的行为收入镜头的同时,这个考点的多处地方也都架有摄像头对考点录像,但是,考试全部结束后,没有迹象表明,有哪位考场负责人及时观看过考点录像并进行分析。事实上,有关部门在考试第一天就已发现了作弊苗头。职能部门和校方的这些反常行为同样让人怀疑,这样的舞弊在该考点是否首次?!

  当然,这些疑问都是根据媒体报道的疑点引发的,虽然只是纸上谈兵的分析和置疑,但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些疑问的可疑性和合理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疑问,人们才密切关注着这个重大高考舞弊案,希望看到它水落石出。(稿源:红网)(作者:李克杰)(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