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毕节试验区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09:27 贵州日报

  毕节地区是1988年6月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倡导和推动,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胡锦涛同志为毕节试验区确定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实现毕节试验区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把发展建立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

  毕节是一个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大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79人,大大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必须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抓好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广大干部群众作为实现试验区跨越式发展的主体和依靠力量,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试验区由人口大区变为人才强区,把人口压力变为人才优势。要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区的第一要务,注重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依托毕节丰富的煤炭资源、畜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优势,积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开发煤电资源和煤化工产品,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畜牧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毕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到推动试验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关心农业,真切关注农村,真心关爱农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积累的不断增加,不断扩大就业和再就业,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充分享受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传统发展观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毕节试验区曾经陷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浪费和破坏资源,毁林毁草开荒,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为了实现毕节试验区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系统工程,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的经济结构有了明显改善。2003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6.28:35.13:28.59,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已经接近。但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的比重仍高达66.5%;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总产值占75.5%。必须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尊重经济规律,着眼于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抓所有制结构调整,在抓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同时,放心、放手、放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从毕节试验区的实际出发,在加快煤电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用现代科技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要清除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坚决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坚持以生产力标准衡量所做的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存在的问题,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出现的失误,正确的坚持下去,错误的纠正过来,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冲破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竞相迸发,使一切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机制,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机制,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等等。按照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深化机构改革,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努力改善政府的行政决策方式。简化政务工作程序,提高政务信息水平。

  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同步增长,迫切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以组建毕节学院为契机,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科技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特别是要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不断缓解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和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重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坚持政务公开、民主管理、依法行政。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群众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目前,毕节试验区的城市化水平仅为9.3%,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要认真贯彻从中央到地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力度的同时,把农民增收的账一笔一笔地算清楚,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城镇化步伐,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统筹城乡改革,消除阻碍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劳动就业、户籍管理、义务教育和税收等方面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由于毕节试验区各县(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资源拥有优势不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凸现出来。必须从战略上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毕节试验区人多耕地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过去为了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粮食紧缺和用钱困难,导致的毁林毁草开荒和对矿产资源的乱挖滥采,加上传统生育观念导致的人口膨胀,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必须坚持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本转变以浪费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粗放经营方式,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强发展观念和人均意识,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改善人口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长效机制,在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要依靠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要依法开采和科学利用矿产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加大耕地资源保护的力度,合理利用耕地,严禁乱占滥用耕地。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宏观指导下,从试验区的实际出发,完善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利用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及必要的乡规民约,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切实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起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真正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毕节试验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者:杨兴举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三轮六方会谈
大学生非法传销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