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蛮横标语背后的不良执政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3日01:57 新京报

  云南省有关部门历时数月,清除了遍布全省各城乡的3.5万条命令式、强制性、威胁性的宣传标语。云南省委宣传部称:“凡是违背民本思想、伤害民众感情的标语都要清除。”(6月22日《中国青年报》)

  云南省此次清除掉的冷漠蛮横标语出自不同政府部门,内部涉及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归还农业贷款、退耕还林、交通安全等不同领域,且多见于乡村。这些冷漠蛮横宣传标语的特点是语言生硬、态度蛮横、语气居高临下、遣词用句多有威胁之意,其结果是将国家政策变得面目可憎,严重损害了国家与政府的形象。

  冷漠蛮横标语并非云南的专利,相关信息表明,此类“不良标语”的存在已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而这些“不良标语”的集散地乃是广大的乡村基层。在我看来,这些有违“以人为本”精神的标语背后潜藏着极为不良的执政观,而这种不良的执政观正弥散在广大基层政府之中。

  所谓执政观就是潜藏

  在各级政府官员内心深处的某种心理与思维定势,这种心理与思维定势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执政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政府官员们的执政观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官员如何认识自己的权力地位,也就是所谓的权力观;二是政府官员如何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就是所谓的权利观。透过那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冷漠蛮横标语,我看到的是一种畸形的权力观与权利观。

  冷漠蛮横标语所体现出的是一种极度崇尚公共权力的畸形权力观。宣传标语本应是基层政府向公众传达国家政策、公布法规政令的信息传播载体,但现实中不少基层官员却将这些标语也变成了表达自我权力意识的载体。在不少基层官员的心目中,自己已经成为拥有了绝对裁判权的法官与拥有了绝对强制权的执法者。

  冷漠蛮横标语还表露出一种蔑视公民权利的畸形权利观。当绝对权力占据了视野,公民权利就不可能在一些基层官员的脑海里有立锥之地。综观那些冷漠蛮横标语,无一不在向老百姓展示着不服从的代价。如“宁可添座坟,也不添个人”;某些地方还有“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等更为血腥的标语。在这些标语中,我们丝毫看不到基层政府官员对公民生命权、财产权等基本公民权利的敬畏。

  以上述畸形权力观与权

  利观为内容的不良执政观的存在,源于不完备的法治制度环境,当有些地方基层官员滥用权力而不受惩罚成为一种常态,其内心深处的畸形心理也就固化成弥散于基层政府活动中根深蒂固的执政观,种种冷漠蛮横标语只不过是弥漫在农村基层的、不良执政观的现实体现而已。清除这些有形的宣传标语并不难,真正困难的是彻底清除那些潜藏在基层官员内心深处的畸形政治文化心理、根除存在于基层政府活动过程中的不良执政文化。要做到这一点,大规模突击清理、整治宣传标语只是开端,通过长期持久的制度创新才能奏效。

  毛飞(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三轮六方会谈
大学生非法传销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