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虚心”与“实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3日07:52 解放军报

  傅振中

  “虚其心,实其腹”,是老子《道德经》的警句之一。“虚心”与“实腹”,是指人的一种心境下的两个状态。所谓虚,是指率性虚淡,无是无非,顺其自然,虽外有大千世界,而内心虚旷无垠。小小心房,能容得下天地;拳拳之心,可容于江海。所谓实,是指在“虚心”的状态下有所得、有所获的另一种安然,是一种精神得到满足后的慰藉,正所谓抚实若虚,处有若无。虚与实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体。

  虚其心,养其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礼记》讲,要“修身践言”,奉守“礼道”,既重视修外,更重视修内,“修内者,消融其邪恶之蕴;修外者,陶成其恭肃之仪”,这是见诸中国典籍中较早的关于修心养性的论述。

  虚其心,必先静心。众生心态,深邃似海,变幻莫测。人心种种,感时而支,形态各异。虚其心就是让各种心态安抚下来,安静下来,以宁帖的心理面对纷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境看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安静的心态应对嘈杂的外界,以平和的心境处理世态的炎凉。只有持不变的“虚心”,才能应对万变的世界。“无欲自然心如水,有营何止事如毛”,在欲壑难填、混沌纷扰的世界,保存那份清心寡欲的高洁。

  虚其心,实其腹,就要处理好虚与实、得与失的关系。记得有位领导干部说过,“人在仕途,一要官无所求,二要业有所创”。我体味再三,深以为然。这句话蕴含着一种清醒,折射出一种明智,表现了一种境界。官无所求,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态度,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心。有此心态,就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无意功名利禄,不肯屈节随俗”,不会为职务升迁劳神费力,刻意追求,就会表现出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反之,心静不下来,就不能挤掉杂质,排除浊气,就腾不出足够的时空去接受和容纳更多有益的东西,“腹”就实不起来。天得一清,地得一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心不专一,恐难成事,神不安静,怕难有为。

  能否在为官上保持一颗水波不兴的平常心,在事业上保持一颗有所作为的进取心,是“虚其心”与“实其腹”的具体表现,也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试金石”。“仕途一时荣,事业千古事”。物各有性,人各有志。一个人能淡泊明志,顺其自然,看起来是无为,实际上是人生哲学的最精彩之处。把人生看淡一点,特别是把身外之物看淡一些,虚其心不失为一剂良药。常怀此心境,就不会将有限的生命搅到无限的物质追求中,而会自觉用有限生涯追求无涯的知识,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在人生追求上,有正确的“官念”;在权力运用上,有高尚的品格;在神圣的职责面前,有卫士般的忠诚;在人民的疾苦面前,有儿子般的孝心。(解放军报2004年06月23日第7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三轮六方会谈
大学生非法传销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