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在挑战“师道尊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3日11:05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近来媒体有两则关于教育的新闻引人注目,一是英语四级考试作文题泄密事件,一是衡阳市中考考题大面积泄密事件。联想到前几天的河南高考舞弊的新闻,不由得使人发问:中国的考试,中国的教育怎么啦?

  教育中的舞弊,古已有之,一直就没有根治过,但此风“于斯为盛”,令人扼腕。而舞弊之泛滥,没有教师的参与或默许,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部分教师“斯文扫地”,师道不存,这又是为什么?

  究其原因,恐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需要”。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要求,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往往是只看分数,看升学率,有点“只看结果不问手段”的味道,教师的工资奖金都要与分数和升学率挂钩。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市场需要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刺激下,一些人铤而走险就不足为怪了;二是“成本和风险偏低”。外国这类事件一旦发生,他们在社会上几乎就没有立足之地。相形之下,我们很多这样的事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很多事情都被“摆平”了。教育系统出了这样的事,有几个人因此丢了饭碗和乌纱帽?

  教育界舞弊现象的泛滥,只是当今社会诸多诚信问题在教育部门的表现。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是因为发生在素有“社会良心”之称的知识分子身上,发生在与祖国和民族未来息息相关的学生身上。它损害了社会可以承受的底线,也危害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也许,这不只是教育的问题,更是教育之外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只是需要教育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大打击力度,增大教育舞弊的成本和风险。加强管理,切断“供给”渠道,当然是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要消除这种社会“需求”,教育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上存在这种“需求”。如果社会更注重实际能力,高校选拔人才有更多方式,分数和文凭不再是衡量人的惟一标准。那么,困扰教育部门的“诚信”问题肯定能大大缓解,师道之尊严才可望恢复。张之俭(长沙)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大学生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2004世界难民日:回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广东浙江卫视携手财富
京华时报摄影专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