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位德国青年的中国教育梦:在做和感受中的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3日11:07 人民网

  如果你喜欢看故事,那么德国青年卢安克独特又传奇的经历足够让你佩服:在偏僻的广西农村居住、教书、做农活、放牛……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那么卢安克在广西农村的教育实验,值得你好好地思考是否适合你的孩子。他的教育实验除了智力的教育外,还强调人的躯体、感情、意志和精神都进入教育体系;要求基础教育让艺术、体育和高级手工进入和支持理论课;他不提倡学生用课本而是要求自己写自己的课本。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任FedericoMayor的话说就是:“把每一个儿童当作独立的个人来看待,在相互依赖中建立关系并且允许孩子们去发现、发挥,并正确地加强孩子们的能力和潜能。”这种教育,将使你的孩子身、心、意三方面都得到培育,使他们成为毅力、感情与思想三重健全的人才。在做和感受中发挥的教育作者:卢安克我和我哥哥的教育实验,是跟广西农村的小学生一起做的。2003年10月起,在一个学期内我们与广西东兰县一所农村小学5年级班的学生一道观察学校的环境,让小学生从自己的活动和感受中寻找包括社会需要在内的适合环境的做法。我们所依靠的背景知识是奥地利精神科学研究和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Steiner)的研究,并根据这些背景知识来研究如何在中国实现这样的一种与孩子天性合作的教育方法。为了让孩子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得到健康发展,我们的教育不能与小孩天性的成长过程作对,而需要与它合作。实践这样的教育时,老师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标准,而是了解小孩天性的发展过程,才能让教育方法适应小孩的生长需要。很多的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都报道过我们的工作,可是大部分报道基本上都是根据一些听说的事情来写的,没有通过采访。所以这些报道基本上只写了我在农村如何去生活的事情。其实,我和我哥哥主要的特点不是我们在广西农村生活,而是我们的教育研究工作本身。这个对中国来说称得上是全新的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没有被报道过。比如说,我们根据在广西农村做过的实验认为,如果只是在智力方面对学生说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人,这改变不了学生无意识的动作习惯。只有我们的教育从学生自己的感觉开始去培养一种具有意识的感觉能力,这些得到意识的感觉才能改变他们的做法。上普通话课(林广屯)跟学生设计自己的衣服(林广屯)为了“标准”放弃自己值得吗?为了找到这样的教育方式而在这几年开展的教育活动中,我们碰到这样一个问题:要让学生在设计任务中发挥自己的想法非常难。所以我们想,这是不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往往告诉他们“你们什么都不懂”呢?通过这次活动经历,我认为:所有学生本来都具有很有活力的思想,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是具有灵心的人。只是,由于人的灵心是最具个人特点的东西,所以每个人根据天性所具有的思想都不一样、没有标准。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却告诉学生:“你们自己的思想是不正确的,你们需要的是标准的思想”。而且我们现在的教育用考试和测试的手段去对待学生,就好像他们是白痴一样,把学生根据天性具有的个人思想全都给消灭了。即使不是消灭,也会让学生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的思想是可以发挥的。由于这个原因,配合我们做实验的学生就不敢根据自己天性的思考来回答问题,而是考虑“老师想听到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如果能让学生根据天性的思想来回答,老师需要做的只是唤醒他们心里已经存在的思考,把它提高到有意识的程度,而且动作包含的道理就会唤醒根据天性已经存在的思考。所以我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是:不要直接教育思考,只要教育学生的做法,思考就自然会跟着出现。像数学那样的课当然需要培养有一定规律的思考,可是像美术、音乐、诗歌等艺术课,则只能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做,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才能得到培养。你能承受意识带来的痛苦吗?画学校环境的地图(板烈小学)上创造设计课(林广屯)大家按照学生的设计修小路(林广屯)做水坝结构的实验(板烈小学)我们同时还发现:只有感觉到环境要承受的痛苦并自己去承受,我们才会停止给环境带来新的痛苦。为什么呢?如果一个人受不了自己的思考或者想法,他就必须把它乱说出来,麻烦别人,让别人受得了。如果受不了自己的情感,他就免不了根据这种情感去作出某种反应去影响身边的人。比如,一个人无聊的手往往会无意识地去破坏别人建设的环境。所有自己受不了的事,我们只能让世界承受。如果不说或者不作出反应,如果不让自己无聊的手随便动,他就必须自己接受和承受。根据这个发现,什么人最符合社会的需要呢?那就是没有过分表现自己、能控制好自己对外界反应的人,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内心去接受和承受。这个发现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作用呢?如果真正地感觉并意识到环境中的一些因素,我们要在心里承受的很多。不愿意承受的人就无法感觉并意识到环境中的因素,而且因为感觉不到,他们就随便去影响和欺负环境。所以我们需要让学生感觉和意识到环境中的因素,使他们改正自己对于环境的做法。如果我们能成功地让学生感觉并意识到更多的比如自己对于环境的做法,这就会让他们改变对待环境和身边人的做法,同时使他们承受所感觉并意识到的事实。这样对环境、社会和整个世界是最好的。不过,现代潮流社会中的人就是不愿意承受。那么,我们怎样还能让学生去感觉和承受呢?

  所有在社会和环境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去感觉(知觉),而只是乱想象,并根据这种无根据的想象去发挥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能培养学生具有意识的感觉,这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社会和环保问题,而能提高感觉中意识的一种手段,是减少学生使用感觉器官。头脑是由做法建设和完善的我们的教育需要发挥各种各样能培养观察能力的活动,不过在活动过程中不要忘记:小孩不是大人,他的心理和大人不一样。因为小孩的意识还没有醒过来、思考的过程和动作还呈做梦状态,他们的思考就好像被动和自动地发生着。小孩还没有大人才具有的有意识的自我思考。所以他们就不能从观察和思考开始。小孩更是直接从感觉去发挥欲望和做法。他们的做法还不能像大人一样经过有意识的考虑。让学生去做某些事情不仅能直接教育其做法和意志,也能教育其思考习惯。甚至可以说,如果一个小孩没有让身体动的机会,他的头脑就会很笨、没有发展的机会。当然,不是任何一种无道理的动作就能教育有道理的思考的,因为是动作中的意义在唤醒思路的规律。任何身体表面的动作都会引起内心和头脑中的“小动作”。如果我们让小孩模仿有道理的动作,就是说一些有结果的过程,他就会以模仿的方式接受动作包含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就能形成他们的思考方式和习惯。为什么呢?小孩正在成长、形成的神经会根据模仿的动作和道理来建设它们的连接。通过重复的动作和根据这个动作的思考,物质的神经连接慢慢地就坚定下来,使小孩的动作和思考习惯形成了。以后的有逻辑的思考都是在此基础上去发展的。如果让学生做一些过程并没有包含道理的动作,他们未来的思考习惯也会是没有根据的。所以在活动中,首先需要让学生动,然后才能根据有道理的动作进行有根据的思考。另外,如果学生能做一些有道理的事,他们就会生起一种很舒服的满足感。这就是说,我们要让学生先做一些有道理的动作,动作中的道理就会让他们有意识的思考出现。小孩从做法中得到感觉这跟大人的做法正好相反。大人是先有意识和认识,然后有可能找有根据的做法。他们做的是“从感觉找到做法”,可是让孩子这样做的话,就需要孩子们已经具有了感觉和感觉中的意识。小孩哪里会有!小孩的感觉还是直接跟他有意志的动作联系起来的,还是睡眠着同情自己的动作,他怎么会有具有意识的感觉呢?因为是从动作开始去认识世界,所以小孩只能“在做法中找到感觉”。为了培养学生的感觉和感觉中的意识,我们首先需要让他们动,可是不是任何什么动作,而是包含了思考和道理的动作,使学生在做这些有道理的事的过程中能感觉到和发现自己动作的道理。这样的话,他们的头脑也会根据这些动作引起的思考习惯来完善自己的结构。那么,怎样的活动才适合小孩?那就是:一切都要先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得到感觉,最后才能去认识。比如在我让学生做模型时,学生首先没有考虑什么功能,而是仿造了给他们看见的模型。在做的过程中,他们才发现自己正在做的这个模型的功能和自己工作包含的逻辑。小孩就是不能先去思考或做计划,而只能从“动”和“做”来发现自己所做事情包含的意义。如果让他们先在纸上做计划,我们的教育只能失败(学生不知道该计划什么)。不过,小孩在做法中找到感觉,大人从感觉找到做法,这个过程是什么时候倒过来的呢?根据小孩的天性,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是在他岁时随着个人独立意识与环境断开而发生的,第二步是在他性成熟时完成的。如果你想知道我们具体怎样开展活动或者更多的背景知识,你可以访问我们的研究网站:www.jiaoyu.org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三轮六方会谈
大学生非法传销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