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为中国电影哭(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02:35 青年时讯

  前些日子写过一篇《谁为中国电影哭》的小文,大意是导演王小帅在法国看电影,被当地“电影超市”的便捷服务感动得险些落泪;在国内看电影诸多的不方便,使你郁闷得直想哭。借此呼吁各界对电影的关爱落到实处。文章发表后,收到中国电影研究所一位教授寄来的一封材料,我看后良久无语,不止想哭,嚎啕大哭一场的心思都有。

  这是一篇发表于1956年12月3日《文汇报》上的文章,题目是《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作者是石挥,文中提到,当自己看到电影院前的观众在等法国电影的退票,在排队买票看印度电影《流浪者》,受到很大的刺激。一种欲哭无泪的悲凉心境。“我们在厂里谈来谈去思想性强,拍得好的影片,可就是出了门没人看。电影厂确实可以请观众来开个座谈会,买点糖果香烟招待人家一下,让人家好好地批评批评。”……

  石挥,是我国现代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真正艺术家,电影方面,他不仅通晓表演(表演艺术家于是之曾师从与他),编剧和导演也极其内行,他也是最了解观众口味的导演,他的代表作电影《关连长》、《我这一辈子》等影片深受许多超级影迷的青睐。在他的电影里,把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人物世俗化的表演,达到了通俗可信的效果,简单说,就是把刻画人物通俗化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懂市场,有票房号召力。有此造诣,是得益于他的艺术养分,极大吸取了民间的各类戏曲、曲艺等艺种的精粹,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智慧地继承结果。他生前最后一部片子《雾海夜航》的拍摄,运用的一些技法也相当超前(如水下摄影),在他成片一年多后,国外才有了同类题材电影《冰海沉船》的诞生。这位杰出的艺术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英年早逝(42岁),无疑是我国电影界一大损失。

  从当年他的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电影人对国产电影“爱之深、责之切”的拳拳之心,是一位艺术工作者从业必备的、起码的艺术良知。石挥、王小帅两位导演生活的年代虽然不同,欲哭无泪的出发点,无论是对“软件”的不满、还是对“硬件”的难堪,但对国产电影的挚爱程度却别无二致。

  要说国产电影的今天,无论是创作环境还是制作手段,都大大超过了当年,产量去年就达到140部,今年的成片到年底200部都不止,可这些电影有多少能与观众相见?又有几多能受到观众真心喜爱?大多数电影往往是落个“养在深闺人未识”或“洗洗、睡吧”的结局。我们不能总把责任一味地推到“好莱坞大片来势汹汹,挡也挡不住”这种表象的浅解上,电影审查制度的保守滞后,电影分级制“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现状,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许才是电影产业化事倍功半的原因。本来就慢不止一拍,还要戴着镣铐起舞,怎么可能舞姿翩翩?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2004世界难民日:回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京华时报摄影专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