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改革创新结硕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4:5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陈娟

  6月23日晚,云南丽江(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里灯火辉煌,民族风情舞蹈诗画《丽水金沙》拉开幕布,拥有700多个座位的中心剧院座无虚席。迤逦变幻的舞台灯光里,傣族少女的长筒裙婀娜多姿,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神秘浪漫……精美的舞蹈赢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

  演出结束后,原丽江市民族歌舞团演员、《丽水金沙》主要演员之一和挺军告诉记者:“以前歌舞团的演出大多是指令性任务,一年也排不了几个节目,大家没事就闲着。现在丽江旅游业发展很快,我们精心编排的节目很受游客欢迎,每天要演两场。作为年轻演员,我们不仅能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收入也大大提高。”

  生机源自改革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的丽江,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其展现出广阔的产业化前景。然而就在一年多前,丽江市民族歌舞团还陷于演出市场不景气的困境,发展难以为继。团里只能靠财政拨款发工资,政府每年为此拨款80多万元。体制僵化,职工收入低,歌舞团60人的队伍人心涣散。

  原有体制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丽江市文化局长和慧军告诉记者,1998年他们曾做过一次与市场接轨的尝试,与一名私营业主合办了一系列商业演出,最后以欠下20多万元债务而告终。“那次失败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低层次的‘改革’不能改变歌舞团不景气的现状,关键是要转变体制。”

  2002年3月,丽江市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公司合作组建丽江丽水金沙艺术团,于当年5月1日按照市场规则开始商业化演出。2003年5月,丽江市被列入全国8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之一。为了加大改革力度,歌舞团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产业化发展模式,很快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加快了由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转变的步伐,进行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实现政企分开、落实法人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体制改革。

  2003年7月,丽江市民族歌舞团整体转制为股份制企业。11月,他们与深圳能量公司合作推出了《丽水金沙》,歌舞团以人(演员)、财(能量经营公司投资和歌舞团33名职工入股)、物(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和云岭剧场)三种资源为纽带,结合丽江的民族文化资源,围绕旅游市场,组建了丽江民族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原有职工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分流:达到条件的提前退休,本人自愿的可以置换身份后退职,部分年龄偏大、不再适合舞台演出工作的人员调到市文化局,做文化市场稽查工作,其余32名年轻演职人员置换身份后,主要承担《丽水金沙》的演出。

  2003年12月,原丽江市民族歌舞团被注销。

  面向市场打造文化精品

  “要有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文化效益,必须出精品。”丽江市领导提出,旅游演出节目的创作,应遵循高起点、高品位、高格调的原则,体现“亮点”和“卖点”。《丽水金沙》创作之初,聘请了国内知名的舞美、灯光设计师和云南省内知名编导、作曲家,投入800多万元资金,编排出高质量的大型民族服饰、民族风情舞蹈诗画《丽水金沙》,运用科技手段合成的布景、道具和声、光、色与传统的民族服饰、舞蹈表演融为一体,产生了令人拍手叫绝的感染效果。

  为了将《丽水金沙》打造成文化精品,艺术团完全打破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并在职称考核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深化改革。公司总经理周志强说:“为什么同样是这些人,所创造的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却大不一样呢?是因为在新的机制安排中,演员们的社会角色变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变了,工作责任心增强了。”激励机制的效果非常明显,演出人员除了集中精力排练演出,空闲时间还自觉加强练功,提高业务能力。白族小伙子李宏波现在既是《丽水金沙》的主创人员,又是公司年轻舞蹈演员理论课的教师。公司里的年轻舞蹈演员每天都要进行两个小时舞蹈理论课学习,两个小时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改革让我们学有所用,工作更充实了。”李宏波告诉记者。

  如今,《丽水金沙》演出了两年,累计演出940场,观众达到40多万人次,总收入近5000万元。演职人员月收入由改制前的人均不到700元增加到2000元左右。公司实现了财政减负、企业增收、职工得实惠的目标,社会、经济效益喜获双丰收。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25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