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既已宣示主权 不想再结新怨(新闻解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4:5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一鸣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因闯入伊朗水域而被伊方逮捕的8名英国海军船员已于24日移交给英国驻伊朗大使馆。英国驻伊朗外交官同日也证实了这一消息。至此,英伊两国间持续3天多的纠纷初步化解。

  伊朗政府23日中午宣布,对这些英国军人的调查和讯问表明,他们是因为航行失误而闯入伊朗水域的,并没有任何侵犯的企图,因此将于当天晚些时候将他们释放。然而英伊双方外交人员直到23日夜间仍然未能就移交这些人员的方式等有关事宜达成一致,于是决定24日继续磋商。有报道说,双方的商谈在阿拉伯河东岸伊朗边境城市阿巴丹附近一座基地进行,而21日被扣留的8名英国船员———其中包括6名士兵和2名水手,一直被关押在这座基地中。

  当地时间24日上午11时左右,8名船员在英国外交人员的陪护下登上了飞机,下午2时许飞抵德黑兰。英国官员表示,目前这8名船员精神状态良好,在拘押期间得到了伊方的善待。

  伊朗与英国之间曾因《撒旦诗篇》爆发了近10年的外交危机。1989年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以英国作家拉什迪撰写的《撒旦诗篇》玷污伊斯兰圣洁为由,在世界范围内对他发出追杀令,悬赏数百万美元索其人头,导致英伊两国断交。1998年伊朗改革派政府宣布不再追杀拉什迪,同年9月两国复交。这次英国船员较快获释,无疑使两国之间避免了再发生一场《撒旦诗篇》纠纷那样旷日持久的危机。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英国船员被扣事件之所以能够较快得到化解,主要有这样几点原因:

  首先,美国不断指责伊朗谋求发展核武器,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能够做出不利于伊朗的裁决,从而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寻求对伊朗进行国际制裁。目前,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在今后几个月中继续对伊朗进行核查,并在9月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下次会议召开前提交相关报告。因此,伊朗并不希望在美国之外再树立一个主要敌人。

  其次,英国虽然在本月8日与法国、德国一起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但与美国的强硬立场不同的是,这份决议并没有把伊朗一棍子打死,而是承认伊朗在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核查方面作出了努力。与美国相比,英国等欧洲国家在伊朗有着更多的经济利益,不希望与伊朗把关系搞僵。英国近年来便多次表示伊朗是本地区最重要的国家,欢迎并鼓励以哈塔米总统为代表的伊朗温和派推行改革。伊朗也需要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支持,作为平衡美国围堵的制约力量,同时这也符合伊朗的经济利益。

  再次,有媒体分析说,伊朗在美国即将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主权之际扣留英国船只和船员,旨在向新的伊拉克政府重申有争议的阿拉伯河伊朗水域的主权,或者对伊拉克的什叶派施加一定影响,在稳定伊拉克局势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确实有这种考虑的话,那么扣留越界船只和人员一事本身已经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没有必要以继续拘押船员的方式“穷追猛打”。

  最后,有英国媒体分析说,伊朗国内22日曾传出将以“非法进入伊朗水域”的罪名起诉8名船员的声音,说明伊朗强硬派曾希望拿此事大做文章。船员终于能够较快获释是由于英国政府与伊朗方面积极、频繁却又低调的磋商,其中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22日与伊朗外长哈拉齐直接进行电话交谈对于事件的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8名船员移交到英国驻伊朗大使馆后,斯特劳在伦敦发表谈话表示欢迎,并感谢哈拉齐为此作出的努力。

  8名英国船员虽然已经获释,但3艘英军船只及相关武器装备仍由伊方控制,这表明此次纠纷并没有彻底解决。英伊两国之间将会围绕归还船只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磋商。

  (本报伊斯兰堡6月24日电)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25日 第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