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马虎”的国人(实话实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4:59 人民网-人民日报

  赵蓓蓓

  不久前,我去北京一家洗衣店洗大衣。那里的工作人员还没看我的大衣,就在洗衣单上写上“脏、有色差、倒毛”等字样。我这件浅色大衣是今年新买的,穿的时间不长,除了有点脏,没有其它问题。我问她,你还没看我的大衣,怎么就写上“有色差、倒毛”?服务员来了一句“哪件羊毛大衣在阳光下没有色差?”弄得我哭笑不得。最后她跟我说了实话:以前曾有顾客来洗浅色大衣,洗完后出现了色差。我说,你可以告诉我洗后可能出现色差,但不应将我这没有色差的大衣写成有色差。最后她承认我说得对。

  此前,我也曾经在这家店洗过大衣,服务员用的是同样“伎俩”,还没怎么看,就写上“极脏,有油污,尽量洗”。我那件大衣也是才穿了一两个月的新大衣,没有任何油污,也不脏,因为要收起来,所以去洗一下。我向服务员提出异议,她后来看了半天也没找出哪脏、哪有油污。我说,“你们写单子,应该实事求是,不能怕万一把衣服洗坏了担责任,就把没有的东西也往上乱写。”服务员说,是老板让这样写的。在我的坚持下,她不得不把极脏、油污的字样划掉了。她说,我们洗了这么多衣服,没有一个顾客像您这样较真儿。之后,我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果真,来洗衣服的人中,几乎没有人注意服务员往单子上写什么,更没有人对她们写的东西提出异议。我想,恐怕正是因为有这么多“马大哈”的消费者,才养成了洗衣店服务员这种“有意往坏里写”的习惯。

  在许多国人眼中,“较真儿”似乎不是什么好习惯。谁要说一个人太“较真儿”,很少有褒扬之意。在我们的文化中,不拘小节一直很受推崇,比如,说一个男人不拘小节,常常是在赞赏他洒脱、豪放,像个男子汉,而细心的男人或注重细节的男人却常会成为人们讥讽的对象———“像个女人似的”。在这样文化氛围里,我们的许多产品、服务乃至人的言谈举止,往往是“粗放型”的,不拘小节之事可以说俯拾皆是。你看那些街头闪烁着的霓虹灯招牌,有多少不“缺胳膊少腿”的?在公共场所说话的国人,有几个低声细语的?哪家中餐馆里不是人声鼎沸?哪个地方没有随地吐痰的?对这些现象,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没有多少人会去在意诸如说话的音量这种“细枝末节”的问题。

  国人有句口头禅———“马马虎虎”。当你问一个人,最近过得怎么样?近来生意如何?得到的回答往往是“马马虎虎”。曾听一位几年前去德国考察过的人说,那里的一些德国人见到中国人,会友善地说几句中文,他常听到的话是:“啊,中国人,马马虎虎。”当然,他们的意思不是在说中国人马马虎虎,而是表示他们会说地道的中文。外国人最熟悉的地道的中文之一竟是“马马虎虎”,真让人汗颜。

  其实,中国有不少成语如“见微知著”、“一叶知秋”,都是说细节之重要,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讲的也是这个理儿。无论是人还是物,其品质、特性往往是经由细节反映、体现的。据说,要判断一件上衣的做工质量,只要看它的领与袖就行了(或许,“领袖”一词就源于此吧)。要了解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最好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去考察。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家外资企业招聘员工,一个看起来“硬件”并不太好的小伙子被录用了。考官道出的原因是,他出去时将看到的地毯上的一根针捡起来了。

  做事认真不认真,表面上看是个态度问题,实质上是责任感问题。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一定是个认真的人。

  但愿“较真儿”的国人越来越多,“马虎”的国人越来越少。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25日 第九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