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让一个“遥边乡”的孩子失学(走进西部校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5: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汪志球

  “……在我中考失败时,我不辞而别,因为我不好意思见您,希望老师见谅……在我补习期间,您叫人带给我生活费。在我这学期开学期间,您又给我钱,我不能说什么,您让我感到了老师的伟大……”

  语言不算华美,但情感绝对真挚。2002年4月8日,家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哪盘乡大谷冰村的罗文会,再也难抑心中的感激,提笔用书信表达了自己对母校龙里民族完全中学老师罗荣英的栽培养育之恩。

  没有龙里民中,“遥边乡”(离县城很远的贫困乡镇)还会有很多像罗文会这样的孩子,恐怕一辈子都要呆在穷山沟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龙里民族完全中学,前身是1987年创办的龙里二中。办学10多年来,始终把开办初中寄宿制“遥边民族班”作为重中之重,着力解决民族贫困地区适龄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保障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1988年,龙里二中成立了第一个遥边民族班,47名初一新生全部来自全县14个最贫困的乡镇,而且全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对于这个新生班,全校老师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学杂费实行减、免、缓;安排住最好的寝室,在最好的教室上课,而且全是学校最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授课。“山里娃单纯,虽然进来时满口苗语,语文数学加起来还不到60分,但他们很努力,比城里的孩子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很快民族班的孩子就超过了普通班,毕业成绩名列全县第一。”高级教师罗荣英深有感触地说。

  对民族班学生的教育,校长熊云总结出一个“三步走”战略,主要培养学生的七种意识:新生入学用家庭温暖扶着走,适应学校时兴趣教学领着走,生活学习独立后特长培养看着走;形成全局、家庭、慎独、法律、卫生、安全、吃苦七种意识。经过这样一些教导,民族班的学生们轻轻松松地融入了学校大家庭里。韦红梅老师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初一班的苗族小姑娘罗丽娟对班主任兰兰老师说自己最近头有点晕,没想到中午一放学,兰兰老师就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校长熊云知道此事后,还准备买一只鸡给小丽娟补补。

  如今,龙里民中的“遥边民族班”已经誉满全县,全校班级31个,学生1800多人,民族班由当初的1个发展到10个,人数也增加到了620人。16年来,共解决了2057名民族贫困地区孩子的入学难题,升学率达到77.6%,无论是管理水平、教学质量都居全县首位。

  谈起成绩,龙里民族完全中学的老师们感慨万千。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学校发展经费严重不足,但学校每年都要为民族班学生免去2万多元学杂费。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民族班所有学生都能顺利毕业,凡是带民族班的老师在付出心血的同时,经常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去资助这些学生。现在已经当了幼儿园老师的民族班学生龙梅,来自贫困山区醒狮镇,父亲很早就去世,留下母女四人连饭都吃不饱。3年里,全靠班主任韦红梅老师的接济,龙梅才读完中学,考上示范学校。

  龙里中学校长熊云告诉记者,学校目前正在积极筹措经费建新校区,新校区一经建成,学生们再也不用三五个人挤在一起学计算机,图书室里刚买的5000多册图书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有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有学可上了。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25日 第十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