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禁乞将会破坏社会均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6:58 新京报

  近期《新京报》发表了反对禁乞的一系列社评,给广大读者以许多启发。

  作为一个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研究者,我想提醒所有准备设立“禁讨区”的城市———禁乞存在制度风险。

  禁乞这种简单化的决策一旦付诸实施,其负面后果不久就会表现出来。

  当我们认为现有的乞丐并没有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的公共安全市场正处于一个均衡状态,各家相安无事,政府没有必要立法干预。

  政府的“禁乞区”法令则可能破坏着这种既有的均衡状态。乞丐行乞基本要求就是挣个糊口钱,没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禁乞区”将乞丐从繁华区域赶向贫困区域,乞丐的收入多少要下降,甚至于大幅度下降。那么乞丐作为有行为能力的人,自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些乞丐可能正如政府部门所料,接受政府救济,退出乞丐市场;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可能走上相反的道路,强行乞讨、集团化乞讨、甚至假借乞讨之名进行犯罪都会呈现增长趋势。这样一来,政府执法部门划分“禁乞区”是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取得舆论上的暂时胜利,但相对应的是,社会的内耗却会加剧,社会关系变得紧张。

  原有均衡状态的破坏带来的既不是零和博弈,也不是“双赢”博弈,而是两败俱伤。

  “禁乞区”的设立还有另外负面后果,那就是“非法乞丐”的盛行。“禁乞区”的划分并非就能一蹴而就,必须配备执法人员进行常效管理才能得到落实,切实落实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如果不能落实或者预期效果不佳呢?坚持在“禁乞区”活动的乞丐就会成为“非法乞丐”,当政府执法部门无法管理或者成本过高时,听任“非法乞丐”活动或者寻租就可能成了某些执法部门新的治理逻辑,良好的初衷如果不顾实际一意孤行,就会为个别强权部门或个人牟取不法利益提供了方便,不能不慎。

  一句话,法律制裁对规范乞丐行为并不可取,道德教化方是治本之道。

  薛亚波(北京市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