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为什么能以奇迹般的速度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09:10 光明日报

  杨振宁

  编者按:再过几天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3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特刊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前不久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的演讲,以资纪念。

  中国为什么能以奇迹般的速度发展,变成现在这样举世瞩目的既古老又新兴的国家?我认为中国崛起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韧性,另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韧性。

  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人本文化(这个名词不是我发明的,很多学者都说过),而西方文化是神本文化。两个文化起点不一样,所以会产生很大差别。人本文化基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人本文化里面就有一些观念,如忠、孝、恕、仁等;神本文化基于人跟神之间的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个人主义方向。跟人本文化完全不一样,在神本文化影响下,个人主义很容易变成极端个人主义,这就是今天美国社会一个非常大的特点。人本文化是融合凝聚的文化,神本文化是分割竞争的文化;人本文化容易产生以德治国情况,神本文化容易形成法制情况。一个在人本文化影响下的社会容易产生兼容并蓄、有教无类的观念。这些观念在神本文化社会里不容易产生。在神本文化里面容易发展出宗教战争、种姓制度等,我想这一点现在世界上一些地方发生的事情可以证明。

  北京保利博物馆里展示着一个古代器皿,在器皿上共98个字的铭文中,“德”字出现了6次,说明德字跟治国的观念在3000年前就已经非常重要了。这6个德字的写法都不一样,当时还没有定形。在3000年以前这样一个铭文中,“德”字就出现6次,这代表人本文化里对于整个治国的哲学的一个特点,这是神本文化里面所没有的。神本文化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都知道孟子见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个“利”就是神本文化所产生出来的,也就是以利治国。“德”和“利”分别是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任何一个长期在美国居住和在中国居住的人都会体会到。尤其是把中美两国的中、小学生相比较,就知道“德”和“利”所产生出来的价值观对小孩有多么大的影响:中国的小孩一般比较听话、勤奋,能够忍耐;而美国孩子一般不听话,好动、急于达到满足。当然这并不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在种种情形之下都比美国的好,我只是讲人本和神本发展之后,社会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能够忍耐才能够有韧性,我认为中华民族能够在过去50多年有这么大的成就,是有非常长远的道理,这其中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韧”性。

  传统中国文化的韧性与中国共产党的韧性是中国在过去20年能够崛起的重要因素。为什么我说中国共产党有韧性呢?如果我们看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20世纪20年代有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对当时中国的情景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分析;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有了改革开放政策,今天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与时俱进,这些如果仔细想一想,都是对整个时代、整个国家极为重要的分析和改变,这些大的、总的、全民的有巨大影响的转变是中华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韧性的表现,是别的大的发展中国家所做不到的。别的文化比如印度文化,别的政治制度比如巴西的民主,都不会产生中国式的韧性。所以在建国初“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中华民族能够发展“两弹一星”等,为什么?人本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坚韧、温顺、勤俭的民风,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这些加起来就造就了中国今天崛起的奇迹。

  我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有信心。有人说现在中国面临很多问题,如三农问题、贪污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人家会问我为什么你还如此乐观呢?我的回答是,今天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比过去100年中华民族经历过的许多大问题严重,我乐观的态度植根于中华民族过去5000年自力更生的成就,这些成就背后有本质的文化传统中的长远的道理,那就是韧性。而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些韧性做一些大的政策性的改变,这些加起来让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发展。

  我1945年到国外,第一次回国访问是1971年,那年我去了长城,拍了一张至今我非常喜欢的照片。我曾经在美国的一次演讲中展示过这张照片,讲了对长城的感受。我说长城象征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象征历史上中国一统的观念,尽管中华民族历经兴衰,尽管中国有多次的内战和朝代的更换,但贯穿历史的只有一个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只有一个中国,在中国人民心中更只有一个中国,合则盛,分则衰。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