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廖仲恺强国爱民思想激励后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11:54 广州日报大洋网
①廖仲恺、何香凝铜像。

  水泥大道可直通廖仲恺故居

  惠城区陈江镇幸福村陶前自然村是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廖仲恺故居便坐落在村头的小山下。由于廖仲恺后人均不在家乡,当地一位叫杨畅的77岁老人从1962年起便义务守护这座“廖仲恺先生之碑”至今,使这座纪念碑经历了79年风霜岁月仍完好如初。

  昨日,记者踏进陶前村寻访廖仲恺先生足迹。守碑人杨畅告诉记者,陶前村只有廖家一家姓廖,但村里人与廖家相处得都很好。他曾听父亲说起,当年廖仲恺祖父廖景昌在村中务农,家境清贫;廖仲恺父亲廖竹宾年轻时便漂洋过海去了美国旧金山谋生;廖仲恺在美国出生,16岁时回乡读私塾,3年后离开家乡去了香港读洋学,便一直没回来过。直至1925年11月,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女士回乡,建起了这座“廖仲恺先生之碑”,村里人才知道村里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伟人。

  自从3年前当地政府投资280多万元修建的“仲恺幸福路”竣工后,这里的交通便不再闭塞,宽畅的水泥大道可以直通到廖仲恺故居。
杨畅老人义务守护了42年廖仲恺纪念碑。

  廖家三代出了5位革命家

  据惠州市博物馆馆长袁学君介绍:一个多世纪以来,廖仲恺一家三代出了5位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史上谱下了光辉的篇章。

  父亲廖竹宾:是反清革命志士,早年参加了当地反清的“三合会”,并参加了旨在推翻清王朝的“三合会起义”。以及与廖仲恺并肩战斗的妻子革命家何香凝。

  儿子廖承志: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

  女儿廖梦醒:精通日、英、法语,被誉为“红色翻译家”。1931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与母亲何香凝一起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新中国成立后,廖梦醒历任全国妇联国际司副司长,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名誉馆长等职位。
廖仲恺纪念碑。

  强国爱民思想是宝贵财富

  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郭荣昌:

  廖仲恺先生长期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推翻清王朝和从事反对袁世凯及南北军阀的斗争,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地从革命实践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中国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升华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积极襄助孙中山先生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与创办黄埔军校,致力于开展工农运动,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廖仲恺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忧国忧民的一生,是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一生。廖仲恺先生革命的一生,不仅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而且也得到国民党内的有识之士和一切爱国民主人士的称赞。他们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留下了一系列的演讲和文字,在他们著述的字里行间,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我们从中可以发掘出许多民主的、科学的瑰宝。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中华民族立下丰功伟绩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陈锡祺: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曾聚集过不少仁人志士,然而,时势变迁,大浪淘沙,革命营垒不断分化,消沉落伍者有之;倒戈背叛者也有之。能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追随孙中山为民主革命奋斗不懈者不多,而廖仲恺则是这为数不多的同志中最忠诚、最亲密、发挥作用最大的一位。

  无论在推翻清廷、建立民国的斗争还是在反对帝国主义与南北军阀的斗争中,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与孙中山都是风雨同舟、甘苦共尝。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廖仲恺、何香凝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理解得最深,执行最得力。

  这集中表现在,当孙中山在晚年毅然决定联俄联共大计的时候,廖仲恺、何香凝毫无保留地坚决支持,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关键人物。在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何香凝继续贯彻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廖仲恺还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对伟大的夫妇,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廖仲恺的革命生涯

  廖仲恺1877年出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国近代民主革命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真挚朋友。

  1903年,26岁的廖仲恺在日本留学时结识了孙中山。从此,他矢志不渝地跟随孙中山,献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其后,他参加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反袁护国斗争,以及两次“护法”运动。惨痛的失败,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他和孙中山等人从“祸患生于肘腋,干戈起于肺腑”的残酷事实中认识到,要想寻求革命的出路,就必须联合真正革命的力量。

  1923年,廖仲恺受孙中山的委托,开始致力于国民党改组和促进国共合作的伟业,以开拓新的斗争道路。

  1924年1月20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这是国共合作的一次盛会,出席大会的165名代表中,有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23名。在这次大会上,廖仲恺与共产党人密切合作,击溃了国民党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为实现国共合作作出了贡献。

  当有人诬蔑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是一种“阴谋”时,廖仲恺进行了严厉的驳斥,指出:“只要问加入的人,是否诚意来革命的,此外,即不必多问。此次彼等之加入,是本党一个新生命。”

  在整个大会过程中,廖仲恺排除各种干扰,极力促成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的贯彻。最后,大会通过了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现广泛的民主为中心内容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从此,国民党被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这次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忠实地执行孙先生的遗嘱,坚持贯彻三大革命政策,挫败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阴谋,继续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在国民党内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25年8月,正当大革命进入高潮的时候,国民党右派悍然下了毒手,廖仲恺先生惨遭杀害,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