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努力提高公众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纪念《科普法》颁布实施两周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7日13:22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正式颁布施行,至今已两年了。《科普法》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法律地位,是科普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科普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切实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国家通过立法,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确定政府、社会、公众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主体的科普行为,明确保障措施,对于进一步促进科普工作发展,全面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贯彻落实《科普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科普工作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全民族“三个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贯彻落实《科普法》,依法大力开展科普工作,是新时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从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同时,生产力的各项要素只有同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相结合,才能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通过开展科普工作,就能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在学习掌握知识、方法中又不断创新知识和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完整内涵是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它既是先进生产力,也是先进文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科普工作搞好了,可以丰富公众科技知识,启迪公众科学思想,提高劳动生产率,直接促进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先进文化,科普工作搞好了,有利于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愚昧迷信和伪科学、反科学言行,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激发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有利于全社会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普及是一项与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的大众化事业,事关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赖于全体国民形成并具有的良好素质,其中最主要的是科学素质。在未来社会中,决定国家竞争能力及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利用科技知识和科学创新的能力,取决于全体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大力开展科普工作,选择群众最关心的议题,寻找最佳的“切入点”,使科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从而更好地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科学素质服务。因此,抓好全社会科普工作,就是我们党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要实现新时期科普工作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关键在领导。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六大”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用科学精神来指导工作,不断增强贯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自觉性坚定性”。各级领导干部是党中央多次强调的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只有各级领导干部都具备了科学的精神、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具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够从容驾驭复杂局面,从宏观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总之,科普工作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始终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就能有效加快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有效加快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科普法》颁布实施两年,我省科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科普法》颁布实施两年来科普工作回顾

  一、加强科普组织网络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目前,全省共建成省、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5级科普团体和协会1357个,各级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976个,以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技术市场、农技推广中心为纽带,乡镇科普服务站、农技站为桥梁,专业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为骨干,形成了全省科普推广网络,提高了科技服务水平。去年8月,“贵州省反邪教协会”正式成立,为提高我省各族人民的科学素质,增强公众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省科协从去年起在全省范围内组建中国科普志愿者队伍,目前全省已有科普志愿者3万多人,已成为科普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创造良好工作条件

  目前,毕节地区和遵义市科技馆已经建成,省科技馆也将于今年内竣工。去年和今年,省科协使用科技扶贫专项资金,资助各地、县科协修建科普宣传橱窗46个,各级科协目前共拥有科普活动室359个,面积6495平方米;科普橱窗302个,总长1201米;科普宣传栏811个,总长2996米。

  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2001年12月,省科协配备了科普大篷车。今年,贵阳市和遵义市也配备了科普大篷车。我省十分重视并积极抓好科普教育基地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全省迄今已创建了贵州省植物园等7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一些地区还建立了自己的示范基地和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全省各级科协创建的科普示范基地达69个。继1999年底贵州省林科院、贵州省气象台被命名为首批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后,2002年中科院地化所、乌江渡发电厂、贵州农科院被审定为第二批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同时,还有17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科技特色学校,为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开展多形式科普活动,创新科普活动方式

  积极组织参加全省“四进社区”和“三下乡”活动,广泛深入宣传《科普法》。两年来,省科协共组织参加了全省的“四进社区”活动16次,“三下乡”活动11次。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省共举办科普宣传活动863次,受益群众162万人次。在科普活动中,各级科协发放科技兴农科普图书、《科普法》及防非典科普挂图76000多张,宣传资料312000多份(册),光盘800多张。省科协科普大篷车深入到基层进行流动科普宣传18次,覆盖7个市(州、地)18个县26个乡镇,共接待参观群众23万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7万余份,展出宣传展板1100余块。

  去年3月,省科协组织成立了贵州省科普专家报告团,赴贵阳、六枝、水城等地作科普报告10场,听众2000多人次;邀请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到我省作“科学文明健康新生活”科普报告会,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王渝生教授作“崇尚文明,反对邪教”科学报告,引起巨大反响;全省2002年共举办科普讲座573次,听众24.3万人;科普展览366次,观众80.75万人。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构筑科普示范体系。清镇市、金沙县、福泉市作为我省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云岩区作为我省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城区都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目前,花溪区、赤水市、玉屏县、荔波县、印江县、盘县、兴义市、白云区、红花岗区正在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组织申报和实施中国科协西部科普工程。2000—2003年,全省被批准实施的中国科协西部科普工程项目共有11项。西部科普工程各项目县参加了中国科协科普工程2000—2003年中期评估会议,向会议提交了西部科普工程项目展示展板和中期评估报告,并通过了专家组的评估验收。

  根据中国科协和省委的要求,省科协积极组织全省科协系统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着力抓好农业科技课件制作及少数民族语种译制配音工作,组织开展远程教育的课后辅导和现场培训。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全省科协系统去年共举办农业科技培训5664次,培训55万人次。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省科协及各级科协加强了对科普骨干的培训工作。去年8月,省科协联合中国科协干部培训学院开办了以全省各地县科协主席为培训对象的贵州省科协系统干部培训班。《科普法》颁布实施后,全省科普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贵阳、铜仁、六盘水市等市(地)及部分县(市、区)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了科普工作协调制度,加强了对当地科普工作的领导。各地的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对《科普法》进行了宣传报道。2003年6月29日,省科协分别在《大众科技报》、《贵州日报》上刊登《科普法》颁布一周年纪念文章,在贵州电视台科技频道播放《探索科学与人类》系列科普片,在《贵州科技报》上刊登《科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竞赛题和答题卡,全省有5万多人参加了竞赛活动。自《科普法》颁布实施以来,全省80%以上的地、县召开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科普法》专题座谈会,部分县(市、区)在当地的报纸和电视台开设了科普专栏。省及各市(州、地)人大对《科普法》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有力地促进了《科普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

  发挥科协主力军作用把科普工作推上新台阶

  《科普法》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这不但在法律上确认了科协作为科普工作主力军的地位,而且还赋予了科协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的法律权力,表明了党和政府对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的信任和重视。科协履行《科普法》赋予的主要职责是:充分发挥科协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面向全社会依法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发挥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科普组织网络优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为各级政府科普规划和科普政策的制定提供意见和建议,加快科技场馆等科普设施的建设步伐,完善科普设施的功能;发挥科普设施的展教作用;抓好科技扶贫工作,推进老少边穷地区的科学技术普及;加强科普理论研究和科普理论体系建设,研究新时期科学技术普及的特点及规律,为搞好新形势下的科普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时期,于贵州而言,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打好基础,在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时期。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稳定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全省各族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普及与富民兴黔息息相关。科普工作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就要实施现代科普战略,建设科学化、正规化、现代化的科普工作机制和体系;要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运行为辅导,社会支持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科普经费营运机制;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格局,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以贯彻落实《科普法》为契机,努力把科普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是要实施大科普战略,建立大协作关系,政府、团体、企业齐抓共管,充分运用好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各种科普活动,推进科普社会化进程;二是要强化“三种手段”,完善“四个体系”,即大力强化科普设施手段、科普媒体手段、科普活动手段,建立完善科普培训体系、科普宣传体系、科普示范体系、科普服务体系;三是要迅速改变社区科普特色不浓、民营企业科协组织不多、农技协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努力促进农村科普巩固升级、城市科普重点发展、企业科普改革创新。
  科普展品吸引台江苗族少女 作者:欧阳自远 肖伦祥 来源:贵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基地绑架土耳其人质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2004年各地防汛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