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内企业开价低 美国客户太难找上海在硅谷没挖到人才(附图片1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10:47 环球时报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忻

  前段时间,娄质这个名字频频出现在国内的报纸、网络上。他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已在美做了几年的猎头工作,而他新的老板远在中国———上海人才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人才),也是一家猎头公司。娄质之所以成了“新闻人物”,是因为今年年初,上海人才宣布要在美国硅谷设立分支机构,长期、固定地为本土企业挖掘精英。而他们在硅谷请的“猎户”就是娄质。上海人才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两万高级职位移向中国

  在旧金山市的一家咖啡馆里,记者见到了娄质。刚聊了10分钟,我就明白了上海人才为什么会选择和娄质合作。娄质也是上海人。来美国前,他在国内三家知名的外资企业做过人力资源管理经理。在搞人力资源管理之前,他大学本科学的是电脑专业,所以对于IT人才,他的嗅觉十分灵敏。之后,他又上了国际贸易专业的研究生,对于管理人才,他的嗅觉也格外灵敏。若干年前,现任上海人才总裁的张伟俊在美国读书时,认识了娄质。也许那时候张伟俊的心里就有了宏伟的计划。

  上海人才为什么要专门去硅谷挖人呢?事实上,硅谷早已成为美国高科技和人才的代名词。自从2000年全球网络泡沫破灭后,硅谷的高科技人才一下子过剩,裁员的新闻满天飞。许多IT精英“下岗”后,努力寻找再就业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华人,更是把目光投向了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这对于国内很多视“海归”为“攀高枝”的企业来说,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娄质认为,他之所以和上海人才合作,不仅仅是看到了这个机会,更是看到了背后深刻的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将促使更多的“海归”回国效力,他们的合作将代表着一种潮流。此外,美国许多大公司目前正在实现转型,一些公司甚至把研发部门转移到了中国。原因很简单,美国人工成本过高。不仅工资高,各种福利开支更是不计其数。于是,他们看中了亚洲,特别是中国这个低成本市场。有资料显示,2002年到2005年,美国已经和即将向中国转移的高级职位(指年薪在10万美元以上的职位)达1.5万—2.5万个。娄质说,在这场人才“迁徙”中,帮着各个中美公司物色人选、牵线搭桥,就是他们这些猎头要做的工作。

  高薪并不能打动美国人

  自从年初和上海人才有限公司确立了合作关系后,娄质按部就班地忙活了起来。他利用自己几年来积累的资料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回国发展“海归”人员一览表。在这个数据库里有几千个人的档案,其中大部分是IT领域的人才。这些“海归”们绝大部分是在美国获得了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已经在美国有了1—10年的工作经验,有些还在英特尔、惠普、思科等著名的跨国公司工作过。对于回国工作的年薪期望值大部分在三四万美元左右。高一些的能达到10万美元,低的也有一两万美元的。在这个数据库中,娄质自己还设计了一个“海归系数”,共分四个等级。第一级是那些已经失业又没有绿卡的留学生,他们回国的愿望最为迫切。而第四级的是那些现在已有一份工作,并已在美国安家落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人目前对现状并不太满意,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愿意回国发展。第二、第三级的人回国的迫切程度介于两者之间。这个数据库就是娄质寻找“猎物”的一个主要依据。

  但当记者问起娄质这段时间以来到底做成了多少生意时,他的回答非常令人意外。他说,上海人才分支机构成立几个月了,有意向想要在硅谷找人的国内企业有十几家,但真正立项的只有两三家,进展非常缓慢。而一些美国公司虽然把职位转向了中国,但真正想到中国区去工作的美国人并不多。说到底,还是因为美国人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不同,很多精英并不愿意为了高薪而放弃美国的生活,去重新适应另一种生活。

  国内企业出手不够大方

  目前,娄质单枪匹马在硅谷运作,没有固定的办公室,也没有固定的设备和帮手,因为国内企业的资金还没到位。此外,在美国寻找客户也是个挑战。在硅谷这边,直接找美国公司的客户,让他们聘请留学生,再派回国工作不太现实。因为美国企业要支付给这些雇员5000美元的搬家、安家费,还要支付给猎头公司相当于雇员年薪25%的猎头费用。而在国内,只需付雇员年薪10%的猎头费。美国公司对这种高成本的事兴趣不大。所以,半年下来,一直是上海人才在国内找客户。尽管娄质手里有一个人才库,也有不少“海归”跃跃欲试想回国工作,但十几家有意向在美国挖人的企业出手并不大方,开出的“彩礼”也不够档次,所以,娄质这个“红娘”并不好当,至今也没挖到几个人。

  上海人才和娄质在硅谷安营扎寨,为国内企业寻找高科技人才,这的确是有胆识、有远见的做法。但刚刚在硅谷落脚的他们,还需要克服种种操作上的困难。采访最后,娄质说,到下半年,他们可能会做成四五十个单子,但这只是乐观的估计。

  很多海外的华人希望报效祖国,很多国内的企业也对他们求贤若渴,但怎样才能找到一条真正高效率、低成本的快车道,还需要更多的国内企业去努力开拓。图片:

  位于硅谷的一家生物公司
《环球时报》〔20040625 第15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2004年各地防汛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