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家教你填报志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11:03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前期准备

  了解相关情况

  合理选择高考志愿,需要综合考虑很多方面的情况,相应地要搜集了解大量的资讯材料。主要的有:

  1、有关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的政策规定,特别是报考条件、优惠政策、录取批次安排等,要及时认真掌握。

  2、招生计划和考生人数等情况。着重看各级各类学校在本地区分专业的招生计划数,以及各特殊类型招生形式分专业的计划数;本省院校、外地院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全省今年高考总人数,各科类考生人数和录取比例各为多少,各层次各批次招生院校的生源计划,以及与往年相比招生录取比例的变化等。

  3、了解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体检规定和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校的招生章程,一般可从学校的网站上了解到。

  4、了解和分析前几年本省高考录取分数线和有关院校的投档线。应注意的是,不能单纯看绝对分数,重在分析档次和冷热变化的情况并推断其变化趋势。例如有的院校和专业长热不衰;有的则是一年冷一年热,有的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有的则逐年下降,有的每年录取分数都偏低。即使有的院校历年投档线的变化没有什么规律性,但通过了解近几年的投档线,也会对选报志愿有所帮助。

  5、估计考生本人所处的竞争地位。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分析得出自己在同科类全体考生中的相对位次。

  6、分析了解考生适合报考哪些专业。一般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情况:①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性向特长等以心理因素为主的内在条件,这是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②考生及家庭对高校、专业的熟悉程度等客观条件;③根据考生体检结果和国家体检意见、高校对新生身体条件的补充规定,明确自己的适报专业和限报专业范围;④有关各适报专业的发展前景,如毕业生就业、读研、出国便利性的评价预测资料等。

  正确评估

  院校与自身

  1、正确估计招生院校的投档线水平,对提高志愿的有效性,增加录取机会,具有根本性作用,是填报志愿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如果用一般的粗估方法预测招生院校的投档线,主要就是通过比较某院校往年在本省的投档线、录取线资料,进行类推预测。从本专辑可以查询大部分在湘招生本科院校历年实际投档、录取分数线资料,以及进行分析预测的说明,可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

  2、评估自身条件与竞争力

  这里谈的自身条件,是指以文化成绩为主的德智体水平,以兴趣、性向、性格为主的发展潜质。这些条件是选择志愿,接受挑选,参与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评估德智体水平,通常是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综合考虑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即政考)和体格检查结果,估计自己所处的位置。对于公布高考成绩后填报志愿的考生来说,首先是根据高考总分,确定自己已经达到哪一批次的录取线,并了解自己在全省同科类考生中所处的位次。再综合考虑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即政考)和体格检查结果,估计自己的整体竞争力。政考方面,对获得报考资格的考生来说,主要看自己有无违纪、违法(不构成犯罪)等不良记录,有无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具体可对照本专辑招生文件)。体质方面,根据体检表和招生体检指导意见,并参照有关院校对体检的补充规定,看自己有没有不能报考军事院校、地方普通高校的疾病或生理缺陷,有没有某些专业限制报考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大致估计自己在本省处于怎样的竞争位置,估计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估计自己可能进入哪一层次的高校。

  操作技巧

  9大高招制胜

  选报志愿对考生来说是一次人生大决策,要考虑、研究的因素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分清主次,明确决策时的主导目标与主要矛盾,分类确定自己的决策思路。例如,在圈定志愿院校时,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来区分志愿决策思路:

  ①升学优先。以保证被录取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又希望尽快升学的考生,可采用这样的思路。②就业优先。把将来毕业后是否容易求职放在第一位,重在选择好的学校和专业,其他因素作次要考虑。如果考生很有把握上线录取,可考虑采用此类对策。③性向优先。以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性向特长作为主导目标,对专业的冷热等不多关注,对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能否顺利就业不作过多要求。个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的发展潜质且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可按这种思路进行抉择。④成本优先。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如果估计自己能够被录取,可以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⑤专业优先。这和上面的就业优先、性向优先类似但又明显不同。对具体的考生个人来说,将来就业最容易的专业不一定是最热门的或自己最喜欢的。高考成绩和发展潜质较好的学生,可采取这种思路:选名牌高校、热门专业,如自己中意的高校录取则去就读,没被录取就继续复习,来年再考。⑥位置优先。突出强调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对专业、学校知名度等因素放在其次。⑦学校优先。着重看学校的知名度。潜质较好、成绩拔尖的考生,可以用这种思路。但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不必抱着非某某名校不读的固执想法。事实上,有的所谓“超一流名校”,也在被名所累,进去的都是“人尖”,出来的却没多少人才。而很一般的院校,也常有奇才冒出来。⑧多重决策。如果考生没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条件和要求,可以同时将升学与就业或性向与成本等两三个因素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但也不可把几方面的要求同等对待,失去主题与重点。⑨或然决策。高考成绩刚刚上了录取线,但估计被录取的可能性不很大的考生,仍应积极填报志愿,可慎重选择调档线比较接近自己成绩的学校,如被录取则就读于公办高校,否则可选择民办高校就学,或今后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来年参加高考等途径获得深造机会。

  纠正误区

  不盲从不包办

  填报高考升学志愿对考生来说事关重大,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稳定的心态。考生应摆脱压力,振奋精神,树立信心。教师应该心理平稳,客观冷静,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给学生以正确指导。家庭、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形成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从过去的经验看,填报志愿时容易出现的、大家应当注意防止的认识误区和偏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盲目从众、攀比。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常出现这样一些偏向: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有的考生对自己的实力和长处估计不准、不足,缺乏信心,简单地填报低层次学校,结果又往往导致“高分低就”。如果出现这些现象,教师应当予以疏导,考生、家长应当引起警觉,防止被感觉所误导。

  ②单纯以收费标准高低判断学校和专业的好坏。现在很多人以为,收费高的专业一定“走俏”,收费低的不行。其实这样看问题是不可靠的。目前高校收费主要依据教育教学成本等因素,并不像普通商品那样随行就市,不是专业越紧俏收费越高。有些专业是国家大量需要、大有发展前景的,为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收费标准相对低一些,同时奖、助学金数额也较高。有些院校和专业收费相对较高,但并不说明该院校、专业就比其它专业一定好些,发展前景绝对强些。考生应在中学老师和招办、高校的帮助下具体了解有关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看哪些院校和专业最适合自己。

  ③考生过分依赖长辈,甚至由父母包办。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对考生选择志愿时正确加以帮助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万事不可过头,强制学生作出某种选择,那就难免出现偏颇。

  费尽心机

  掌握“志愿梯度”

  “志愿梯度”具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于同一批次中的几个志愿,所选择的志愿院校的投档线水平一般一个比一个低,形成显著的梯级差。二是在志愿院校内填报专业志愿时,所选的几个专业在录取分数上应当一个比一个低,也就是对估计比较热门、选报者较多的专业,以及可能不大受关注、选报者较少的专业,都要选择,防止两三个志愿专业都是热门,导致一个志愿专业不能录取,其他专业志愿也都落空的后果。志愿梯度实际上是与招生院校投档线预测联系在一起的。所填报的志愿有没有梯度,既取决于主观上的“梯度意识”,更取决于对各个志愿院校、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预测是不是准确。

  强调志愿梯度,主要是为了提高各个志愿的有效性。因为在录取过程中,如果某批次中所填报的几个志愿都是投档线水平相近的几所学校,如果有一个志愿不能上投档线,那么另几个志愿也都上不了线,就浪费了志愿和机会。目前,我省实行多个并列第一志愿,取消第二志愿,改为在各批次录取中征求志愿。正确把握几个并列第一志愿之间的“梯度”也要引起重视,不要以为是并列志愿就忽视这些志愿院校之间应有的投档线梯度。

  志愿专业要保持梯度的道理与上面类似。但在强调志愿梯度的同时,仍然不能忽视对学校与专业适宜性的考虑。

  有备无患

  避免“上线落选”

  “上线落选”实际上指两种情况:一是指某考生的高考总分达到了相应批次的录取线,但到这个批次录取结束时,他一直没有被任何高校录取;二是指某考生的高考总分达到了自己的第一志愿高校的投档线,档案已经投到这所高校,但经学校审档比较后认为不宜录取,又予以退档。由于相对于录取线、投档线的“上线考生”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出约20%,所以每所高校录取完毕时,都可能有少量已经投档的考生会被退档;一个地方每一批次录取完毕后,也总有一些高考总分超出录取线的考生不能被录取。

  “上线落选”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概括地讲,主要的有以下几种:①政策性落选。划线时要保持上线考生数略多于计划招生数,部分刚上线的考生可能因招生计划完成而未能录取。②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投档线太高,各志愿之间的“梯度”太小,又没填服从调配志愿,最后各志愿都落空,由于没有机会投档而落选。③填报的志愿太少,失去了可能被选择的机会。④没有报服从志愿,或者虽然填了服从志愿但实际可调配的机会少,以致最后无处投档、录取。⑤不注意避开“限报专业”,因身体条件受限而落选。⑥总分达到投档线但相关科目成绩低,虽然已经向志愿院校投档但按规定学校不能录取。此外,还有因档案内容不全、不清楚,甚至弄虚作假被处理等原因而落选的。本报记者邓桂明实习生 黄雪 杨亮 整理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2004年各地防汛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