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对联集成》不收“问题联”(连续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11:47 人民网-江南时报

  本报关于“问题联”的报道再起波澜!对专家指出的“问题联”有人不以为然,好多读者来信来电,对专家的看法提出质疑;而专家们则坚持认为,既然要悬挂楹联,就不能不讲究。针对此争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江昨日对记者称,楹联不讲究平仄、结构、词性等肯定不妥,但太讲究也不好,首先要看内容。

  “问题联”该由谁说了算?

  从6月22日起,本报先后四次连续报道了“问题联”现象,特别是将南京名胜景点各式各样的问题楹联曝光后,争议声四起。在支持对“问题联”进行曝光的同时,一些读者也对“问题联”的定义提出质疑。比如,孙中山灵堂前那个著名对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从仄起平收的基本联律来讲,不是好联,但现在没有人说它不是好联。再有,“问题联”就是不合格联,不合格该由谁说了算?仅是平仄不谐就是不合格?常江认为,楹联不讲究平仄、结构、词性等肯定不妥,但太讲究也不好,首先要看联的内容。一副联如果空洞无物、对的再好再讲韵律有啥意思?一句话,如果不继承对仗、平仄等一些本质的要求,楹联也就不成为楹联了;如果创作方法、评定标准等一成不变,那么楹联就没有生命力。

  应对“问题联”进行清理

  常江告诉记者,目前“问题联”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有存在,而且很普遍。“问题联”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重装饰轻文学方面,楹联的装饰作用被强化了,而其本身的文学性则少有人重视。现在只要有景点有亭子,还没有看到没有楹联的。不少人悬挂出的楹联不是大众化,而是“大路化”,内容雷同或是大同小异,许多联不是通俗而是通用,缺少特点,没有趣味。这些大多是新联,前人留下来的“问题联”很少见到。常江呼吁各地有关部门应对“问题联”进行清理,不要把有文化有面子的事办的没文化没面子。对于南京那么多的“问题联”,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郭殿崇表示,江苏在建设“文化江苏”,南京在建设“文化南京”,不对那些“问题联”进行清理实在说不过去。

  《中国对联集成》不收“问题联”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中国楹联学会正对全国各地的已悬挂出的楹联进行整理,汇编成书。常江告诉记者,这本书全名叫《中国对联集成》,虽然楹联在中国无处不在,但对全国的楹联进行“普查”,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该书的河南、湖北、贵州分卷已正式出版。江苏卷正在做,估计今年能拿出来。记者从江苏楹联研究会知道,江苏卷已有规模,连云港、常州已搞好,南京、苏州部分都正在写。对于收录的标准,郭殿崇表示,“问题联”不会收录进去,收录那样的联不是丢“文化江苏”的脸么?他特别提到本报报道中提到的南京鼓楼大钟亭那副“问题联”:西北东南天象当楚尾吴头;左右中间地势接龙蟠虎踞,这副联肯定不收录。

  本报记者 倪方六

  《江南时报》 (2004年06月28日 第八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2004年各地防汛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