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小时“唤”醒儿子后再次动情 坚强母亲感谢上海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13:39 新民晚报 |
本报6月25日头版发表了一位母亲384个小时唤醒儿子的报道后,许多读者被母爱的力量震撼了,纷纷打听李翼彪的近况如何,有的还亲自赶到地处闸北区交城路上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永和分院,向正在康复中的李翼彪伸出了友情之手。 这里像个家 昨天,在永和分院的李翼彪对一位从市中心特意赶来看他的叔叔说出了一句心里话:这里像个温馨的家! 李翼彪醒了,但记忆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有时母亲问李翼彪,阿彪,你为什么会住进医院?儿子会说,我头痛,打球时被撞了一下。有一次父亲在给李翼彪喂饭时,儿子冷不丁冒出一句,爸爸,你球传得太快了。 永和分院接收李翼彪后,给他制定了合理、系统的护理方案,医院以“换位思考”的理念,把身在异乡的李翼彪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 牵动读者心 李翼彪的病情,牵动了许多上海人的心,上海财经大学一位姓朱的英语教授正巧也住在分院,他看了报道后多次来到李翼彪身边,不顾自己身患重病,不厌其烦地为李翼彪辅导英语。 一位与李翼彪聊过天的热心人听到李翼彪说过一句“我最想吃豆沙面包”,便从城西的长宁区坐了近2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拎了一袋豆沙面包赶到永和分院来探望李翼彪。 正在上海回国探亲的美国俄亥俄州脑肿瘤防治研究所的专家周小平先生读了晚报后,想方设法联系到了李翼彪的父亲,仔细询问病情,告诉他脑外伤病人康复时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坚持长期锻炼的重要性。 还有华东设计院一位姓王的副院长,看了晚报后也专程驱车赶到永和分院,送给李翼彪许多图书,鼓励他刻苦锻炼,迎接挑战。 感谢热心人 看着一天天恢复正常的儿子,李翼彪的妈妈陈善芳动情地说:感谢新民晚报,感谢这么多的好心人关爱我的儿子,感谢上海!本报通讯员余志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