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与矿工“零距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30日01:40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虽然我对煤炭行业并不陌生,但对井下矿工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还是充满了好奇。当我们看到成吨的煤运往祖国各地的时候,我们或许很少想到地下的采煤工人。他们成年累月在地层深处默默劳作,奉献着青春和汗水。

  6月25日,我与同事一起来到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矿,穿上矿工服,戴上安全帽,深入到近600米深的井下,亲历了矿工们工作的繁重、艰辛、枯燥和快乐,也见证了这个现代化矿井管理的一些细节。

  井下安全意识强

  陪同我们一起下井的皖北煤电集团宣传部长周伟是一位“老矿山”了,他曾经担任过任楼矿的党委书记,对煤矿的一切了如指掌。他向我们介绍说,任楼矿是皖北煤电集团所属的骨干矿井,在淮北30多对矿井中产量位居前列,投产于1998年,现在日产原煤达8000吨。

  我们先来到井口的更衣室。为了防止静电反应,下井之前我们必须脱光自己全身衣服,从头到脚换上矿工的行头,再戴上安全帽、矿灯、井下自救器,我们总算全副武装好了。周部长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矿灯、井下自救器的用法。

  接着我们便乘上了下井的罐笼。升降一次罐笼耗电相当大,所以罐笼一般不随意开动。我们与几个下井的工人一起,共同乘上罐笼。井有近600米深,算起来比我所见过的地表最高建筑上海金茂大厦还高。虽说有心理准备,恍惚间还是有一种迷离,感觉是通向万丈深渊。可能周部长最了解没到过井下的人心理的担忧,他不时大声地说,现在井下非常安全,巷道全部都硬化了,不用担心掉石块,空气也很畅通。好在人多,说说笑笑间,我也并不特别害怕。

  罐笼下降速度很快,约五分钟左右就下到了井底。井底的感觉是另一个世界。因为没有自然光,一切只能靠人工照明,看得不是很逼真。

  下井,安全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因素。一到井底,最醒目的是各种安全警示。为了通俗易懂,一些安全知识被处理成了漫画形式,如“木桶原理”、“蝴蝶效应”、“青蛙状态”等等,饶有趣味。每个工作面都标明了责任人,每个关键部位都有人看守,安全监测、设备维护人员随处可见。不一会,我们遇上了任楼矿现任党委书记、采煤矿长和安全矿长,他们正在做例行安全巡视。矿里规定,矿一级的领导每个月必须下井不少于8次。

  煤矿工程学问多

  下井后,转过一个弯道,我们便进入主巷,坐上了轨道乘人车。主巷与一般的地下隧道差不多,高大宽敞,凉风习习。乘着轨道车我们前行了约2500米,一路上我一边听着周部长的介绍,一边用矿灯向巷道周围照射。只见巷道两边壁上布满了送电、送水、送空气的缆线。各种大型机械设备都在工作,传送带正把原煤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

  在地下600米的深处开挖出这样一个大的工程,我们不禁充满了慨叹。

  正在井下检查作业的任楼矿党委书记鲁江非常热情地向我们讲解地下作业现状和有关煤矿工程知识。他说,这一带地质条件并不太好,煤层高度低,是高瓦斯矿之一。任楼矿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矿井,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到位。办一个煤矿,最主要的投入就是基础建设。煤矿生产条件恶劣,需要“一通三防”(通风、防水、防火、防瓦斯)设施,需要有两个井口(主井、副井,用于生产和通风),这样的建设投入相当大。现在一些小煤矿之所以频频发生安全事故,就是因为安全投入不足,防治瓦斯安全设施很不完备的结果。

  工人劳动奉献大

  轨道车很快开到了尽头,我们下车步行,转进一个小巷道。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7246综采工作面。这条小巷道要比主巷道狭窄很多,通风条件也不理想,而且越往里走空间也越窄。不一会,汗水就湿透了我们的工装。我不停地用手拭汗,很快我的脸上就白一道黑一道,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煤黑子”。从周部长随身携带的瓦斯检测仪可以看出,这里的瓦斯浓度也增高了一些,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不小心酿成灾祸。

  沿着小巷,遇到了不少正在作业的工人。由于这里十分燠热,他们大多赤裸着上身。煤尘已裹满了他们的身躯。除了牙齿、眼珠是白的,其它全是黑的,在矿灯的照耀下,给人的感觉仿佛一尊尊黑色的雕塑。粉尘、噪声、闷热,矿工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辛勤劳作,为国家掘出了吨吨原煤。

  走到巷道的尽头,是一台现代化的综合采煤机组。这台机器十分庞大,有170多米长,我都不敢想像这么大的设备是怎么运进这狭窄的巷道,又是怎么装配起来的。工人们介绍说,装配或拆卸一台采煤机组,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机器只需转动一个来回,就能采出几百吨煤。跟过去人工采煤相比,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我们不禁对科技的力量肃然起敬。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进入另一个巷道返回到主巷道,乘上了回程的轨道车。虽然只有两个小时,但我们都感觉有点体力不支。在车上,有一个小伙坐在我旁边,他刚刚从工作面上下班,满脸的黑泥。小伙子姓郭,来自阜南县农村,在矿上已经工作六年了。他是头天晚上进入工作面的,算起来他已经干了十几个小时。超强度的劳动使这位精壮的小伙显得有些疲惫不堪,没与我们说上几句话,他就发出了鼾声……

  乘着罐笼,我们再一次回到了地面。虽然相隔时间不长,但阳光还是带给了我亲切的感觉。我由此对我们的矿工充满了敬意,他们给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但自己却常常不能悠闲地享受阳光的温暖。本报记者王根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北约峰会28日开幕
反战影片《华氏911》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