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近马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30日09:40 光明日报
  段崇轩
马烽(1922-2004)原名马书铭,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吕梁英雄传》等。曾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七届荣誉委员。被山西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称号。

  1988年,我调进在我心中如“圣殿”般的山西作协,在《山西文学》月刊社做编辑。出了作协院门,是一条细瘦而幽深的砖胡同。出胡同西口,是一个集贸市场,往胡同东走,就是省作协楼的家属区,俗称:南华门村。在这条细瘦的胡同里,老中青几代作家、编辑以及机关的干部职工,出出进进,川流不息。其中有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那就是“山药蛋派”第一代老作家的身影。这个流派的开创者赵树理,也曾在这条胡同里工作、居住过多年,但不幸在“文革”期间就含冤而逝了。现这个流派的主将——“西李马胡孙”——“五战友”几十年一直定居在此。殚精竭虑地建构着山西文学事业,使山西文学在50、6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两次“高峰期”。到80年代末,他们均已年过花甲,便陆续离岗,赋闲在家。虽然他们还在坚持写作,还在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余热,但毕竟重担已卸,可以逍遥自在地安度晚年了。于是在东四条胡同里,便常常可以看到他们出来进去的身影,或到大街上散步,或去自由市场买菜,或往小学门口接孙子,或在作协院里转一圈……

  因了编辑工作的需要,我同这几位老作家都有些接触。特别是马烽老师,接触又多一些。他的几部长篇回忆文章,大都是送到《山西文学》经我的手发出的。我还请他给我写过条幅,为我的散文集题过字。他在晚年写过几篇很出色的小说,我向他谈过自己的读后感。

  2000年我离开编辑岗位,坐下来专事写作,认真拜读了马烽老师199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袁九斤的故事》和长篇小说《玉龙村纪事》,惊讶地感到,马老师在他的晚年竟以多病之躯又登上了一个新的艺术峰巅。这两部小说,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对当年的土地改革做了深入而独到的思索。此时他已是75岁的高龄,刚从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不久,竟完成了这样两部厚重的作品。于是我突然萌生了写一本《马烽小说论》的念头。我把这个念头跟身边的文友、作家讲,想不到“反馈”竟是那样不同。李国涛老师说:“确实应该写,老马的农村小说创作是独树一帜的。”他熟悉马烽以及他的小说,写过一篇长文《马烽论》,他的看法应该是不错的。但也有文友劝我不要写,说确定一个选题一定要慎重。我知道,对马烽的小说,全国乃至山西文学界是有不同认识的,有的就认为他的小说太“政治化”,艺术形式上太“土气”,已没有什么现实价值了。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感受呀!我在犹豫中遂把这个念头“束之高阁”了。2002年,院子里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美国向伊移交萨达姆
反战影片《华氏911》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