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家住贫民区 妻子打短工 孩子不上学“基地”老三连累家人(附图片1张)(聚焦人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30日10:40 环球时报
  本报驻约旦特约记者 高原

  从约旦首都安曼驱车向东北,沿着安曼至巴格达高速公路约20多公里,便可到约旦第二大城市扎尔卡。近来,这座阿拉伯文意为“蓝色”的城市声名远扬,因为这里就是被美军宣布为头号大敌的“基地”组织三号人物阿布·马萨布·扎卡维的老家。事实上,在阿拉伯语中,“扎卡维”正是“扎尔卡人”的意思。

  5年没写过一封家书

  扎尔卡是约旦经济比较落后的城市,其北部的卡萨拉特区更是扎尔卡的“贫民区”,扎卡维的家就在该区一条破旧的小巷中。6月24日,约旦第二大报纸《宪章报》的记者穿过遍地垃圾的贫民区来到扎卡维的家中,只见三间昏暗的屋子几乎家徒四壁,除了一间被女主人称为“起居室”的房间地上有两张床垫之外再无其他家具,和其他生活在最底层的约旦贫民没有任何区别。

  扎卡维的家人在这里过着艰难的日子。从1999年扎卡维离家万里迢迢前往阿富汗起,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也从未给家中的妻子乌姆·穆罕默德和4个孩子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

  扎卡维的第一个妻子是乌姆·穆罕默德,之后他还另娶了一名巴勒斯坦妇女为妻。第二个妻子和扎卡维一同去了阿富汗,据说至今陪伴在他身旁。而乌姆·穆罕默德则留下来抚养扎卡维4个未成年的儿女,他们分别是12岁的大女儿阿米娜,9岁的二女儿拉德,7岁的大儿子穆罕默德和5岁的小儿子马萨布。生活的负担一下子压在这位家庭主妇身上,乌姆·穆罕默德不得不靠打短工挣钱养家,再加上亲戚朋友和邻居们的资助,一家人才勉强度日。

  妻子百般为他辩护

  在扎卡维离开的这些日子里,一家人尝尽了生活的辛酸,但乌姆·穆罕默德依然在外人面前维护扎卡维的名誉,一身传统阿拉伯黑袍的她反复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他不可能是恐怖分子,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好人,决不会像电视里说的那样杀害小孩和老人。”

  当记者追问她是否会呼吁自己丈夫回到约旦,接受公正的审判时,这位蒙着黑色面纱的妇女坚决地说:“我不愿意回答你的问题。”随后,对于记者的所有提问,乌姆·穆罕默德一概以“安拉知道”作答。

  在扎卡维的4个儿女中,刚满5岁的小儿子马萨布最受他宠爱,这从扎卡维的全名便可略知一斑。扎卡维全名正是“扎尔卡的马萨布的父亲”之意。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名字事实上是扎卡维的绰号,他的真名叫做艾哈迈德·法迪勒·哈莱耶勒,后来随着绰号的出名,人们反而忘记了他的真名。

  尽管马萨布出生那年扎卡维便离开了家,但他在记者面前丝毫不掩饰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他轻声地嘟囔着:“我真的希望爸爸回来,我真的想念他。”记者从马萨布口中得知,他和哥哥姐姐至今都没上过学,因为扎卡维在家时极力反对孩子接受“世俗教育”,认为那是“腐朽和有害的”,他只让孩子们在清真寺里接受伊斯兰教育,只学《古兰经》和《圣训》。他也从来不让孩子们看电视,认为电视节目会“腐蚀下一代”。尽管扎卡维已经离家5年,但他留下的家庭教育方式丝毫没有改变。

  少年时思想并不极端

  扎卡维自幼便生活在这块贫民区,据说他少年时思想并不极端。扎卡维读初中时学习很好,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扎尔卡高中。他一直把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高二期末考试各科的平均分还达到了87分。但就在这时,他的父亲不知为何偏偏让他辍学,到扎尔卡市政府作了一名维修工。随后,年轻的扎卡维开始与当地极端势力接触,不到一年便辞去工作专心研究“伊斯兰圣战”理论。1991年,他被指控加入极端组织,被判入狱15年。

  1999年,恰逢约旦全国大赦,扎卡维获释。没过一个月,他便不顾家人阻拦,前往阿富汗,从此一去不再回头。图片:

  美军张贴的印有扎卡维头像的布告。
《环球时报》〔20040628 第8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美国向伊移交萨达姆
反战影片《华氏911》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