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春潮涌动佳木斯(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05:28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嘉宣摄 本报记者 高云才 编者按:作为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佳木斯市眼睛向内,依托自身的劳动力优势、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激活蕴藏在民间的创造力,以全民创业行动为抓手,在发展地方经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这个路子,既为繁荣一方经济打下了基础,又为解决传统老工业基地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破了题。 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许多地方在发展地方经济的时候,眼睛只“向外”、“向上”,甚至等项目、要资金。佳木斯则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到了一条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值得不少地方特别是传统老工业城市借鉴。 清闲了多年的退休科技人员张彦斌,突然忙了起来:与几位老伙伴一起,开办了一家化工厂。这位75岁的老人给他们这个新办企业起名“夕阳红”。 在大连工作得好好的大学毕业生田喜丹,突然回家乡当起了“猪倌”:办了个养殖场,养了700多头猪。这位25岁的姑娘管自己的养殖场叫“兴达”。 偶然之中有必然。佳木斯这一老一小的创业故事告诉人们:正在佳木斯推进的全民创业行动,怎样激发了群众的创业热情。许多人迎难而上干一番事业,许多下岗职工不等不靠,自己创业,许多已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再创新业…… 从“政府买岗”到“社会造岗”:经济的活力在民间 郭晓华就任佳木斯市委书记时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劳动部门送上来的报告:政府购买500个保安岗位,用于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使他陷入了沉思。 全市目前下岗职工7万多人,加上其他需要就业的人员,共需10万多个就业岗位。岗位哪里来?政府买岗,固然是办法,但政府不可能买下10万多个岗位;即便政府有足够财力,社会上也没有这么多岗位可买。结论就是:“买岗”不如“造岗”,政府造岗不如社会造岗。 在郭晓华倡议下,经过反复酝酿,2003年初,全民创业行动在佳木斯开展起来:鼓励下岗职工兴办小企业,自己造饭碗,自己当老板;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人转”来了,秧歌队来了,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是创业行动宣传队的身影;党代会动员报告,创业明星表彰活动……一时间,创业行动家喻户晓,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蓬勃兴起。下岗职工创业行动,青年创业行动,巾帼创业行动,老有所为创业行动,科技创业行动,社区创业行动,六大创业行动交相辉映。 全民创业行动,是对这里小富即安观念的一次冲击。 佳木斯地处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三江平原的富庶,让人随处可以感受。当地人讲:顺着垄沟,都能拣到豆包!富饶好活人,也伴生了小富即安观念。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压抑了人们的创业冲动。依赖政府等靠要,是许多人面对困难的习惯选择。在一些国有企业不景气的同时,民营经济发展也不快。去年初,民营经济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3。 伴随创业行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冲击了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一批自主创业的成功典型现身说法,鼓舞了想创业者的信心;市政府设立“创业行动”咨询热线,专门解答创业者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创业的种子逐渐在人们的思想中播下。 创业行动,不仅为扩大就业开辟了道路,也为佳木斯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年来,全市共新创办民营企业78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156个,增加就业7000多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产值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去年佳木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8亿元,同比增长8.2%。 市场经济的活力在民间,在千千万万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是在这个关节点上,佳木斯转变着观念,落实着科学发展观。 从找项目到营造环境:让人们干事业,还要干成事业 创业不易。这对于许多人特别是下岗职工来说,都是难题。佳木斯市市长邓华说,解决这些难题,既要靠个人的努力,更要靠政府的服务。 创业项目哪里来?佳木斯设立创业项目库。这些项目大多本钱不大,易于实施,市场前景较好,企业发展潜力大。目前,已储备项目2200多个,36%的项目已被创业者采纳。市郊区外贸公司职工费德益1996年下岗后,开过饭店,跑过运输,都没挣着钱。去年他从项目库中选择了养貉项目,开办了义华养殖场,一年就获利11万元。 创业项目的选择,也需要群众自主的创造。桦川县新城镇新华村村民牛忠全,认准了獭兔养殖。在农技部门的扶持下,他的獭兔皮货去年收入4万元。先富带后富,示范出效应。现在,村子里约30多户村民开始跟着牛忠全搞獭兔养殖。 创业本领哪里来?佳木斯搞创业培训,办项目孵化基地,培育潜在的创业者。用市委副书记李承兰的话说,就是“让群众有金子不够,还要让群众有点石成金的手指。” SYB(即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当地人称为“老板班”,就是教群众如何面对市场办企业。而面对普通劳动者的各种技术培训,则教群众创业需要的实用技术。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套餐式”培训,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结合。项目孵化基地则让创业者先行试验,积累经验,然后再到市场上去闯荡。 创业资金哪里来?佳木斯鼓励群众自筹资金,激活民间投资。同时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扶持基金、乡镇贷款贴息基金、科技创业扶植基金等集中,设立了1亿元的创业行动资金,累计支持创业项目资金1亿元。 佳木斯千方百计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实行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市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大幅度减少审批事项,提供项目代办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营造宽松创业环境,被郭晓华喻为谁也碰不得的“高压线”。市啤酒厂扩产项目本来已经市长办公会议批准,动工兴建,可是市里某个部门的一位干部却找借口,要项目停工。这一停,一天就损失几万元。市里也没客气,让这位干部下了岗,并在全市干部大会上通报批评了有关部门。 其实,千服务,万服务,营造让人干事业、干成事业的宽松环境,就是最大的服务。 从“小打小闹”到“大打大闹”:群众的创造力估不透 全民创业行动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创业的热情化作了创业的行动。佳木斯好比热带植物园,一年四季,创业行动都在开花结果。 记者看到,许多下岗职工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许多普通人干起了他们过去想都未曾想过的事业。白手起家,是一种艰难,更是一种使命,一种光荣。 下岗女售货员马洪波同姐妹们一起,白手起家,办起了档案袋厂,聚拢了东风区38位下岗女工,跑市场,找原料,忙得不亦乐乎。几乎是同时,21个年龄参差不齐的“老板班”同学,开办了自己的经济实体。这些人,刚从首期“老板班”毕业。 不愿意小打小闹的下岗职工李长江,要大打大闹,办大一点的公司。结果,通过政府项目库支持,他筹资50万元,开办了龙兴纺织有限公司。在“老板班”里,他学会了预算决算,学会了拓宽市场的技巧。预计,新办企业今年产值可达200万元。 为响应创业行动,黄克谦创办了特丽洁保洁公司。老黄要把公司办成有高技术含量的专业清洗公司,引进意大利技术,承揽清洗瓷砖、玻璃幕布、铝塑板外墙,大型公共场所保洁、装修,小区长期保洁业务。目前,已聘用下岗职工70余人,已完成7万平方米保洁任务,明年还准备吸纳下岗职工120人。另外,像邹兆斌的粮食加工、马军的拖拉机制造、高文刚的汽车配件,都是创业行动的大手笔,投资数千万元,正期待着市场的回报…… 创业行动,还激励着一批创业的先行者再创辉煌。青年女工刘志宏,1990年就从佳木斯造纸厂下岗。无奈,23岁的小刘向婆婆借了500元钱,去旧货市场买了两口大锅和一辆手推车,开始了卖盒饭的营生。从买菜买粮到炒菜做饭,一盒一盒快餐铺就了小刘的创业之路,小作坊变成了侨丰食品公司。在全民创业行动中,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规模,小刘把当教师的丈夫也拉下了“水”。目前,公司已经拥有6家连锁店、8家连锁食堂和12个分销网点。210名员工,清“一水儿”的下岗职工。侨丰公司被市政府确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小刘也被市里评为“十佳创业成功女性”。 千百万人的创造力释放出来,一切生产要素就会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就会充分涌流。佳木斯,满语是驿站的意思,今天的佳木斯是一座奋进的城市,这个中国东方最早看见太阳升起的地方,充满了希望。 《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02日 第六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