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缺乏核心竞争力成发展“瓶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08:47 南方日报

  缺乏核心竞争力成发展“瓶颈”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提出,我省必须解决研究主体缺位问题

  科技、教育、人才大会前奏

  本报讯(记者/林亚茗 通讯员/高宏的)建设科技强省正成为各界的热门话题,省政协也把“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强省建设”专题作为重点议政题目,科教文委组成专题调研组,进行了历时一个半月的调研。昨日,笔者就此采访了调研组组长、省政协副秘书长杜重年。他提出,调研组发现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将成为我省下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建立省级工程中心的企业只占大中型企业的10%,战略性、关键性、公共性技术的研究主体缺位。

  据了解,我省近年建起了一批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有力推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至2003年底,全省有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各类研究课题2633项,承担本企业开发项目3712项,申请专利2229件,投入生产的新产品2026个。这使企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构成了产业的骨干。如华为、中兴公司,其电子通讯产品不仅占据了较大的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与世界一流公司抗衡的实力。

  但是,从工业大省的要求来看,全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还存在数量偏少、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到去年底,建立省级工程中心的企业只占全省大中型企业的10%。从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而清远、汕尾、河源还是空白。申请的发明专利仅占总量的一成多。而且,企业多着眼于近期经济效益,比较注重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投入较少,获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不多,技术水平和新产品档次较低,相当部分关键技术和部件依赖进口。电子信息产业急需的高精密度设备生产,基本上是空白。光电器件长期依赖进口,新型光电器件研究开发缺乏力量。

  更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我省国家和省属科研机构集成性研究力量不强,且技术开发类研究所已进行了面向市场的改革,转制为企业;高校虽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缺乏组织与协调,研究的内容比较分散,力量难以整合。因此,广东战略性、关键性、公共性技术的研究面临着主体缺位的问题,这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后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杜重年说,提高我省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离开了科技进步,将无从谈起。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我省可以通过引进设备、扩大外延再生产来占领市场、增强实力,那么在经济发展到现在的阶段,还不掌握关键技术,而继续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路子,那不仅与国外,而且与国内先进省份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他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自主面向市场决定开发方向,但在此基础上,政府也应该而且可以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包括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等。要解决战略性、关键性、公共性技术研究环节薄弱的问题,可考虑依托高校或院所,建设一批重要行业的技术创新平台,除政府投入资金外,也吸引企业或研发机构进入,为其突破某些关键技术创造条件。如苏州工业园区投入2亿元建立芯片开发平台,吸引大批机构进入,取得了若干重大成果,这些做法可供借鉴。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