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传媒当普及“救命”知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08:48 南方日报

  南方论坛

  鄢烈山

  看了《扬子晚报》上的这则消息,眼睛为之一亮,心里喊着“中国总算有人做这样的善事了!”

  消息说的是:江苏省镇江市江滨医院为了成功挽救每一个重症病人,推出了“第一目击者工程”。该院急诊科主任张利远说,对于一个猝死急需救助的病人来讲,现场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分钟”!但在病人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等危急状态时,身边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而在我国目前从拨打电话至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需要20分钟,病人哪里等得及?因此第一个发现病人者(即“第一目击者”)的作用就显得无比重要。目前该院通过多媒体、幻灯播放、模型演练等方法,免费普及这种操作简单的急救知识与“爱心工程”,接受培训的人员在2小时就完全可以掌握这一“救命”的技能。

  江滨医院这种做法,不论是叫传统的“悬壶济世”精神,还是叫现代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无疑是值得大大赞赏的。可是,难道只有医院才应当这样做吗?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是否都可以提供这样的公益节目?略有条件的单位和社区是否都可以组织职工与市民接受这样的培训?不想无偿奉献,制作些传播急救知识的光碟上市如何?

  不管谁来做、怎么做,首先要有强烈的“救命”意识。而增强“救命意识”的前提有两条,一是珍惜生命,二是消除侥幸心理。

  在野蛮时代,灾变、饥馑、动乱、战争、瘟疫等各种因素随时都可能夺去人的生命,人们“视死如归”,贵族也好勇斗狠不把自己的性命当回事;此后,权贵富豪看重自己高人一等的身价,所谓“千金之子,不处檐下”,却不懂如何延年益寿,迷信服丹进补之类“养生之道”,而“草民”苟延残喘,也就“火烧眉毛顾眼前”,得快活时且快活。如今,物质财富涌流,平民也可丰衣足食,但一时也难以真正珍重生命,饮食服药不看产品生产日期、乘车不忌严重超载、冒死翻越马路护栏的大有人在。至于下私人煤窑搏命、在无安全保障的流水线上苦熬的低层民工就更顾不了那么多了。即使比较富裕的人,有闲钱去“健身”,多半也不是为健康,而是炼体型以“为悦己者容”。因此,要牢固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既要在全社会普及“以人为本”的观念,又要普及相关科学知识。

  消除侥幸心理也十分必要。国人谁不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谚语?但在实际生活中就满不是这么回事了。为什么在中国推销保险很难?除了保险业起步晚、诚信未孚等因素之外,就是国人的侥幸心理很强。别说钱少的人出门舍不得掏钱买相关保险,那些有钱的国人住星级宾馆,恐怕也没有多少关心逃生通道的。除了自身的疾病,如今人们突罹祸难的几率仍然相当高,车祸、火灾、溺水、食物中毒、塌方等等险象时闻发生。一旦遭逢这种危急时刻,现场的人是否有紧急救助的常识与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有之,则常可转危为安,逢凶化吉;无之,则一筹莫展,错失良机。

  我们的政府机关有减灾、防疫的部门,但那是用来对付洪水、地震等大的自然灾害和流行病的。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与险情,还得靠普及相关“救命”知识,让人们自助助人。对此,江滨医院可谓开了一个好头。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