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金融风暴吃过亏 有钱宁愿藏箱底俄罗斯人不信任银行(附图片1张)(海外传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10:13 环球时报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陈扬

  对世界上大多数人而言,暂时不用的钱一般都会存到银行里,但俄罗斯人却与众不同,尽管俄罗斯银行的年存款利率高达10%左右,他们还是宁愿把钱压到箱子底,也不愿意存到银行里。

  藏在家里的钱约有600亿美元

  近日,一家研究机构对俄罗斯居民存钱习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样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也有近一半的人在家中保存现金。从全国来看,则有92%的家庭不信任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习惯于根据“自负其责”的原则将钱藏在自己家中,这个比例堪称世界之最。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克雷洛维茨基辛辣地指出,这是对俄罗斯银行体系的极大讽刺。

  尽管居民在家中保存资金的总数不可能准确地统计出来,但权威机构根据调查估计,这些资金总额可能在400亿—600亿美元之间,相当于摩洛哥所有银行的全部资产。

  被子、地毯、罐头瓶都是藏钱的好地方

  调查表明,俄罗斯人在家中储藏现金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奇怪得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少妇女喜欢把钱藏在长期不用的被子里,老年人则往往把钱藏在枕头和褥子里。有人习惯于废物利用,在空的罐头瓶里藏上厚厚一摞钱,有人居然把钱放在卫生纸的卷筒里,据说最多一次可以藏下2.7万美金。有人喜欢把钱压在箱子底,有人喜欢放在床垫下,有人则选择放在靠近门的地毯下。

  这样千奇百怪的做法,加上一些随意性,于是出现了大约有74%的俄罗斯人把钱藏在家中的某处且作出各种标记,却时常忘记存放地点。一位俄罗斯妇女对在家中有“小金库”十分得意,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自己却找不到存放的现金了,后来还是在丈夫的帮助下才发现了私房钱的下落。

  更为奇怪的是,在家中存放现金最多的恰恰是被认为受过良好教育、追求时尚、思想开放、年龄大约在25岁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他们的月收入在600美元左右。

  俄罗斯人在家里保存的现金中,外币占的比重很大。尽管现在卢布也被看好,但还是有大约42%的俄罗斯居民宁可将卢布换成美元储藏,而16%的人则选择欧元,原因是看重这两种货币的稳定性。

  百姓吃过两次亏

  如果说过去俄罗斯人是手中没钱可存,那么在当前俄罗斯经济连续5年稳定增长,居民实际收入连年提高,2003年更创下增长18%的历史纪录的情况下,俄罗斯人为什么还不到银行存钱呢?专家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两度历经严重的经济危机,使俄罗斯老百姓不再相信银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把西方学者开出的“休克疗法”当做医治俄经济的灵丹妙药,按方抓药的结果却是物价暴涨速度“比‘拉达’快”(拉达,俄罗斯著名的汽车品牌。俄罗斯人喜欢开快车,常说“拉达车跑得比火箭快”)。卢布开始严重缩水。很多人赶到银行提款,银行却不能兑现,甚至存进的美元都取不出来,即使让取也是按照贬值前汇率折成卢布算,短短时间内老百姓辛辛苦苦攒起来的积蓄化为乌有,卢布也顷刻间几乎与废纸片没有两样。

  最可悲的是,以“黑色8·17”为标志,俄罗斯在1998年遭金融风暴袭击,卢布再次急剧贬值,老百姓再一次想从银行提钱却提不出来。

  “吃一堑,长一智”,俄罗斯人从两次经济危机中学得谨慎了,他们宁可把现金存放在家里,或是购房买车来保值,也不愿到银行储蓄。

  第二,就历史和自然因素而言,俄罗斯的东欧大草原地表景观单一,生产的物品雷同,不利于商品交换,俄传统村社之间相隔遥远也使它们相互间贸易受到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传统思维定式,这也导致俄罗斯人对现代金融业的认识不足。

  第三,从现实角度看,俄罗斯虽然在苏联解体后迅速建立了两级银行体系,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它们的规模小,专业人员匮乏,资金来源也面临挑战,银行还时不时闹出丑闻,难怪民众不敢相信银行。

  不过,俄罗斯经济专家认为,现在,俄罗斯银行信用等级逐渐被国际认可,银行的外汇储备在增加,金融系统有了相对稳定的基本保证,国家也正在组建存款保险体系,相信人们不把钱存到银行的情况会逐步改变。图片:

  银行信誉不好,是俄罗斯人不愿存钱的主要原因。图为5月18日,莫斯科的一家银行传出丑闻后,门前挤满了前来提取现金的人。
《环球时报》〔20040630 第5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中法文化年“上海周”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