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佛祖故乡行(二)“那烂陀-玄奘讲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3日19:21 人民网

  人民网驻印度记者 钱峰

  那烂陀意为“荷花”,象征着美、善、智慧和文化,是古印度历史上最大的佛教寺院,位于灵鹫山以北11公里,距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约90多公里。

  那烂陀历史悠久。相传在佛祖释迦牟尼与耆那教创始人大雄时代(公元前6—前5世纪),这里已是一座十分繁华的城市,释迦牟尼曾游历此地并说法。后发展成世界最大的佛教学院,拥有大小10余座佛寺,1万多名僧人、学者和1500多教师,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朝鲜、蒙古和斯里兰卡的高僧和学者。根据中国西藏地区的史料,佛教哲学家尤树(公元2—3世纪)曾在这里研习佛法。公元6世纪,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在那烂陀佛教寺院中学习了5年,并在寺中授课。此后在印度云游考察,几年后又返回那烂陀,为全寺僧众宣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等经典,因才华出众受到极高的礼遇。据《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记载,那烂陀寺“庭序别开,中分八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竦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晖焕其间,森竦其中,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其后,唐代又一高僧义净,也曾在这里进修了10年。在公元8-12世纪,作为当时的佛教艺术中心,那烂陀十分繁荣,香火极盛。1197-1203年间,穆斯林军队袭击比哈尔,那烂陀不久毁于兵灾。

  1861年,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在离巴特那东南90公里地方发现了一片佛教遗址,经过与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记载核对后,才让那烂陀重见天日。从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根据《大唐西域记》对该寺进行了全面挖掘,现在发掘面积已超过了14万平方米,出土了11座僧院和5座庙。

  如今走入那烂陀寺遗址,人们只能感叹岁月无情、世事沧桑。眼前只是一大片红色的断壁残埂和一座规模宏大的残塔,塔中残存的巨大石柱上雕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佛像。从发掘的遗迹推测,昔日的那烂陀佛寺建筑与另一佛教圣地-鹿野苑相仿,一般采用砖石结构,呈方形,似一座古城堡。主庙大多建筑在一个小山丘旁,可沿多层石阶直达庙门。庙宇分4层,每层有许多巨大石柱,石柱间的石壁上雕刻着各种姿态的佛像。此外,还有大殿、佛殿、经堂、僧房、石塔、图书馆等。在那烂陀遗址博物馆内,陈列着小石像、铜像、铜盘、印章、石器时代的石斧和烧焦了的稻谷等出土文物。遗址对面是一博物馆,陈列有从遗址中挖掘出的佛像、铜盘和印章等。那烂陀附近还有中国政府在1957年捐款3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玄奘纪念堂。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