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向总理建言经济问题,又到广东畅谈另类思考 温铁军:吃狗屎买药品与GDP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4日09:56 南方都市报 |
本报讯昨日广州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并未降低市民的热情。上午9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如期在中山图书馆开始题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另类思考》的报告,这是7月2-6日“广东学术论坛——中国趋势系列专家报告会”的第二场演讲。近500名读者到场听讲,演讲结束后,温铁军为其著作《我们到底要什么》和《解构现代化——温铁军演讲录》签名售书。 本来温铁军是前天上午开讲广东学术论坛第一场的,由于温家宝总理昨天把他请进了国务院,了解宏观经济问题有关意见,所以演讲就推迟到昨天。昨天上午9时许,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淳代表图书馆向温铁军赠送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对联。中山图书馆一楼能容纳400余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旁边的副厅里也坐满了听众,不少没有拿到票的听众只好站在报告厅两侧的走道里。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研一的九位同学早早就来到报告厅等候演讲开始,不少前天曾听过新望的专题演讲的市民昨天又出现在报告厅,广州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的会员也手持研究会的通知前来听报告。接受记者采访的10余位听众均表示,只要有时间,会继续来听接下来的几场演讲。 在两个小时的演讲中,温铁军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和笑声。演讲结束后,听众意犹未尽,纷纷举手提问。随后人们排起长队等候温先生签名售书,一位梁妈妈未能挤进人群,她对此感到遗憾,梁妈妈称她的儿子在英国做经济学研究,她希望能买到温铁军的著作,寄给远在英国的儿子。中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表示,未能买到书的读者可与图书馆公关部联系。 温铁军简介 温铁军,1951年5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昌黎。经济管理学博士,研究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改革杂志社总编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宏网首席经济学家等职。从1968年插队开始,有过11年基层工农兵的生活经历。1983年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政策调研,又有11年是在下基层搞农村改革试验区。长期研究三农问题,有“温三农”、“中国农民之友”之称。他还大力倡导“乡村建设”,在河北定县创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并筹款投入“大学生支农调研”和“劳动者免费培训”计划,试图帮助农民提高合作精神和组织化程度。主要著作有《解构现代化——温铁军演讲录》、《我们到底要什么》等。2004年元旦,被选为“CCTV2003年度经济人物”。 演讲摘要 “三农”从另类变成主流 三农政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理论化解释它确实是我或我的同事去做的。 1993年农业部组织全国的蹲点调查,那个时候我们对安徽省做了一个分析,重点要分析财政、金融、税收等等,写了一个报告,叫《一个农业大省的困境》,后来我又写了一个报告叫《如果欲知农,工夫在农外》。1997年开始写《中国农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三农问题”。2000年出版的时候,出版社说我不给你版费,我也不找你要钱。那时候能出就不错,这种另类的东西,到底有没有销路呢?第二年全国的书店都买不到了。 当时的主流是照搬西方的做法,只要按照人家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就会达到人家的彼岸,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西方的东西都能照搬吗?西方有一块石头是你绝对不敢摸的,那就是殖民战争,把贫困人口送出去。现在有一个《南极公约》,任何国家都不能争夺南极冰冻大陆的主权,你的贫困问题、农村问题只能内部解决。 我们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的不在主流的说法甚至变成了主流了,比如说“三农”问题,甚至变成了“重中之重”。 吃狗屎的GDP与医疗开支的GDP 可能我刚才说的学术味太浓了,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的两个博士生到林子里散步,发现一摊狗屎,甲说:“你那么牛,再牛,你能把这摊狗屎吃了吗?”乙说:“你给我1万美元我就吃了。”乙吃了以后就说:“你欠我1万美元!”又遇到第二摊狗屎,反过来甲也吃了一摊狗屎,在钱上两人扯平了,但是一人吃了一摊狗屎,都觉得很窝囊,回去就告诉他们的老师,老师说:“老实说,你们不知道你们做了什么?你们两人创造了两万美元的GDP!”这个故事很另类,其实是对片面发展GDP的嘲笑,所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GDP的增长转换为综合发展。 我们知道1985年之前医疗行业有多少开支吗?不到300亿元。到SARS的时候有7000多亿元,大概翻了20多倍,这些全进了GDP,这不同于吃一摊狗屎,因为他是与人的健康、卫生状况有关……请问这样的GDP是好还是不好,是利大还是弊大? 《我们到底要什么》,我的书中收入的文章基本上收集我的另类思考的文章,其实,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我们还是应该有点思考,如果只是按照主流走下去,大家疾呼GDP增长就好了。 30%和62%的对外依存度 对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稍做思考,你都会发现以往有相当多的东西值得反思。 昨天温家宝总理说,去年经济是增长了,但是你们看到我们消耗了多少能源?现在国家主要领导同在没有强调环境保护之前,一般从正常的经济发展上说是有没有需求。有一个玩笑,说经济学家如果教会鹦鹉学说需求,它就变成经济学家了。不能只讲供需是否平衡,也要资源占有量。去年前年大家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制造业中心,可是有谁注意到我们去年几乎用了1000亿美元的进口原材料。日本对国外的依存度不超过30%,而我们是62%。我们不是靠内需扩大经济,不是靠真实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的。62%的经济外汇率,在改革国际经济秩序就占了太大的份额,不仅在跟发达国家抢能源、抢资源,你也在跟发展中国家抢出口。去年广交会开始的衬衣标价,后来都不标价了,论公斤卖。2000年我在美国进修的时候,美国人告诉我:“你们中国人生产的衬衣够我们每个美国人每年消费7件。”一方面我们资源短缺,一方面我们杀价竞争,而且我们还要扩张。 所以这时候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宏观调控,其实是希望我们的经济能够保持稳定的、健康的、较快的增长,而不是不健康的、盲目的增长。 听众提问 听众: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目前的进展如何?今后对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建设您将采取哪些措施? 温铁军:这个学校是当地老百姓发起的,我只是跟从者。当时很多人说这是乌托邦,是空想,我就觉得要试试。现在现在有很多志愿者去做,有一个深圳搞电脑的小伙子,赚了半年钱,到那里去帮老百姓免费培训电脑知识,什么都干,直到干到他没钱为止,是这些年轻人的精神使这件事情持续下去。我相信还会有很多能干的年轻的人出来做这个事情。现在海外基金会给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捐款,维持2-3年已经没有问题了。 听众:中央有一些金融方面的政策支持“三农”,但是效果一般。您认为这些政策对“三农”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温铁军:至今我们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农业没有社会收益。客观的说,分散过小的小民经济是很难和正轨进程对接的。商业的金融退出农村,是市场运作的结果。如何把善意变成善举达到善政,是需要思考的。让农民自己把自己的资金入股,形成小规模的互助、合作,不过这也是小乌托邦。只有自己入股,融入资金,才可能有利于化解农村信用供给不足的矛盾。 听众:中国有5000亿元外汇储备,如果中国宣布把全部外汇卖掉,会不会造成美国金融崩溃? 温铁军:美元经济泡沫化已经很严重,而整个亚洲地区已经被美元化了,正像欧洲正在被欧元化。任何一个被美元化的国家都不敢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做大动作,一旦你做了大动作,你就做了大牺牲。一般制造业国家都是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作为本位币稳定的基础。没有哪个国家敢那样做,美元遇到危机的时候,货币贬值和缩水是同步,我们都在积极维护美元的地位。我们也非常害怕这种假设变成现实,这是不可轻言美元体系崩溃的,讨论是可以的,每个国家的领导人对此非常慎重。 听众:请问您哪年入党的,真正的学者有党派倾向吗?党派信仰对学者有影响吗? 温铁军:我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我1979年入党,1978年是预备党员,我的入党申请书1968年就写了,党考验了我十年以上。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什么主义比共产主义更值得我信仰。我觉得做学问的时候可以没有党派倾向,你所谓的党派倾向是指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一边吗?那我有,我一直站在9亿农民中间。如果说我错了,从学术角度什么错都可以承认,但是让我不从9亿农民观点出发,我只好说抱歉,我做不到。 意见反馈 吴老师(第一军医大学教师):我是广州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员,从事政治经济学科研和教学。今天的演讲不错,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有些观点和我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但也只是开题,没有深入讲解。 杨先生(企业管理人员):听完今天的演讲我买了温铁军的两本著作,不便宜,但我相信是好书。 王同学(华南理工大学经济系四年级):报告很精彩,只是温老师讲的关于汇率那一部分不是很能理解,后面他的声音时大时小,我在后面听得不是很清楚。温老师很博学,是我努力的目标。 唐先生(商人):今天讲的情况大部分我们都知道,只是没有温先生理解得那么全面,清晰。我觉得来听一听这样关于宏观形势分析的报告很有意义,对我们这种从事微观工作的人也是这样。 改时通知 贺卫方报告改在7月28日举行 因身体原因,原定于今天下午3时由贺卫方教授主讲的《宪政的趋势:世界与中国》暂时取消。改在7月28日举行。贺卫方教授通过本报向广大听众致歉,本报作为主办方之一也深表歉意。明天和后天的报告照常举行。贺卫方是法理学、法制史以及比较法学等领域的著名学者,一直以来注重在社会层面上传播法治的理念,在《南方周末》等报刊上发表随笔、评论逾200篇。曾入选《中国青年》杂志评选的“将对21世纪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100名中国年轻人”。 明日预告 周孝正:当今中国社会和社会问题 明天的报告仍是下午3时开始,报告题目为《当今中国社会和社会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教授周孝正主讲。周孝正主要进行人口、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进一步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基础科学研究”责任人,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国家资源研究报告”的研究和撰写者。著有《人口危机》、《关于深圳市福田区文化社区的思考》、《儿女双全的新人口战略》、《三峡移民和可持续发展》等。 采写:本报记者 李雅琼 实习生 王吉陆 图: 温铁军和一名热心听众展开讨论。本报记者 刘可 实习生 王鹏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