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用“鲇鱼”激活“新市民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01:24 新京报

  北京论坛。关注“新市民文化”之四

  任何一座城市都需要新文化的血液,北京在保持古老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应以博大胸怀接纳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撞击”,从而形成老北京的“新市民文化”,以便让世人透过“新市民文化”这个窗口,走进北京,感受北京市民的新风采。

  老北京需要“新市民文化”融合的理由有三:第一,老北京的传统市民文化有许多是非常优秀的,但也有一些糟粕。比如尊老爱幼、谦逊懂礼、互助互敬等优秀文化,空气中流淌的是一种暖人心扉的和谐与温馨。但不可否认,如今,人们在伦理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少反常规的事层出不穷。四龄童被殴、七旬老人被子女轰出家门等事不断见诸报端。与之相对应,一些糟粕文化也纷纷浮出水面,一时竟然代表了北京的“新”文化,甚至成了“招牌”:像问路收费、膀爷上街、吐痰、京骂等。这不是“新市民文化”,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伪市民文化”。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渗透,会让北京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

  第二,“新市民文化”的诞生会让北京更美。北京人是崇尚闲适、散淡生活的,这种生活本身无可指责,但若放在现代社会来看,就显得有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了。北京多接纳一些新文化对丰富城市的“背景画布”大有好处。各种新观念的涌入,也会让城市变得丰富多彩,市民生活得有滋有味。像画家村的出现,“798艺术工厂”的建立,都给北京人的生活平添了几许亮色。当然,外来人口的涌入也带来了一些陋习,但这不应成为我们拒绝“新市民文化”诞生的理由。

  第三,城市发展的需要也要求“新市民文化”的推动。北京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必定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海内外的各种新思维,借鉴国外都市的成功经验,来为我所用。2008年奥运会的建设,更离不开仁人志士的出谋划策。这种广采众长的做法,会使我们的城市发展的更快,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有序。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固然有开放政策的保驾护航,但城市本身对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大量融合,才促使了深圳这个新兴城市的迅速崛起。这应该对北京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挪威人为使捕到的沙丁鱼能够活着运回码头,常常在放鱼的水槽里放入一条鲇鱼。因为鲇鱼好动,一遇环境陌生便四处亢奋地游动,结果搅得沙丁鱼也东游西窜,一槽鱼也就都活蹦乱跳地运回了码头。

  “新市民文化”就好比鲇鱼,它能激活一潭死水,让生活重新出现勃勃生机。只要不是“俗文化”,北京就应敞开博大胸怀兼收并蓄,形成咱们自己的“新市民文化”。

  付振强(北京职员)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兰-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