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再探世遗会(首页快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02:43 人民网-江南时报

  中国5处世遗被亮黄牌;会议2日晚宣布的今年34项新入选的世遗项目,其中未见“四川大熊猫”的身影;建设部副部长的“点睛说”;3次参加世遗大会的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谈世遗大会的3个“越来越”……

  相关官员:未“钦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为自然世遗项目

  本报讯连日来,不断有媒体报道,在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钦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为自然遗产申报项目,而自然遗产将不受“凯恩斯决议”名额的限制,可以特批进入。昨天,联合国有关官员对此予以了否认。

  昨天,正在参加世遗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巴达兰表示,该消息并不属实。巴达兰说,自己从未听到过这样的消息,到目前为止,尚未接到有关的申报材料。巴达兰是在接受国内多家媒体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

  最近,关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以特批为自然遗产项目进行申报的消息成了世遗会上的热门话题,各类消息层出不穷,并不断见诸报端,且在各大网站上转载。在一篇题为“世遗会钦点大熊猫栖息地申遗”的报道中说:“今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认为,鉴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特殊性,且大熊猫属于抢救性的自然遗产,可不受申报国‘一国一项’的‘凯恩斯决议’名额限制,建议四川省采取紧急提名的方式申报。”

  据记者了解,按照世界遗产大会的规定,遗产大国每年只能推荐一个提名地,而现在我国有150多处遗产地正在酝酿申报,除了一些濒危世界遗产外,都需要按规定执行申报程序。巴达兰表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状况较好,目前尚未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不过巴达兰对于四川方面申报世遗的想法表示欢迎,他说,我们欢迎有人提出这样的申报。

  一些媒体报道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将和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盛京三陵分别申报明清皇宫和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拓展项目一起,作为自然遗产被紧急提名。结果将于7月2日出台。而根据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2日晚宣布的结果,今年34项新入选的世界遗产项目中,并未见四川大熊猫的身影。

  (严俨)

  中国5处世遗被亮“黄牌”

  据悉,正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遗大会正在进行第15项议题,即评估121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重新确定《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有5处世界遗产在该评估名单内,与秘鲁、西班牙同为受评估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据了解,截至第27届世遗大会,共有35处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其中18处文化遗产、17处自然遗产。目前,中国还没有世界遗产被列入该名单。

  中国5处遗产为什么被亮“黄牌”?记者从有关人士手中获得了相关材料———

  武当山

  (1994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原因:因为一场大火

  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肯定的是,武当山大火发生之后,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投资购置防灭火设施,成立防火站,开辟防火隔离带,建造27个大型蓄水池以防不测。此外,当地政府还将古建筑群区域内的居民外迁,设立缓冲区。

  苏州园林

  (1997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原因:博物馆选址争议

  去年11月,世遗中心得知苏州计划在拙政园周边建造一座新的博物馆后,立即向中国索要该馆的设计图纸和精确位置,并要求在世遗中心作出评估之前不要开工建设。世遗中心的咨询机构调查后认为,苏州古城的保护计划划分了古典建筑的三种保护档次,即保持、修缮和修复,而新博物馆的馆址上恰好有几座需要保持的建筑物。世遗中心称,其咨询机构已于今年5、6月再一次对该事件进行了监测,并将在本次大会上公布其结果。

  布达拉宫

  (1994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原因:报告不“过关”

  世遗中心肯定了布达拉宫制定防火计划和安全系统的举措,但认为还未形成周期性运作,并指出,布达拉宫在去年受到评估后递交的报告中,没有提及遗产区内的保护现状,也没有提及遗产缓冲区外迅速现代化的情况。

  中心再次重申,中国遗产管理机构要继续减轻当地发展压力对遗产价值造成的冲击,同时要求中国在2005年2月1日前递交整改报告,供下届大会审议。

  明清皇宫

  (1987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原因:面临现代化压力

  世遗中心要求加强遗产缓冲区内的保护立法,建议下属咨询机构向北京提供技术支持,以达到长效管理,同时要求中国在2005年2月1日前递交整改报告,供下届大会审议。

  三江并流

  (2003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原因:怒江欲建水电站

  世遗中心认为,三江并流是中国生物物种的发源地,集中了6000种植物种类和超过全中国一半的动物物种,不仅是中国保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可能也是世界之最。怒江则是东南亚惟一一条大型“自由流动河流”。如果在江上大量建造水坝,不仅会影响物种生存,还将对该处自然遗产的原生态造成破坏。世遗中心要求中国在2005年2月1日前递交整改报告,供下届大会审议。

  据7月4日《解放日报》

  “世遗”之“恨”

  被媒体称为百年一遇的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的确让人借机增加了不少对世界遗产的了解。然而,随着知识的增加,对世界遗产竟莫名生出一点恨意。就拿我国“世遗”的数量来说,即使加上刚刚申请成功的高句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也只有30处,大大落后于西班牙、意大利,这与我华夏五千年文明、万里锦绣河山是何其不般配。想到这里,便对刚刚了解到的凯恩斯原则———一个国家一年只能申请一个世界遗产项目———恨了起来。

  恨自难消时,正好看到有文物保护专家在媒体答疑:我国“世遗”数目少,因为许多遗产被我们自己破坏掉了,已经不够作为人类遗产的资格,同样因为许多国家也有不少很好的遗产,而且保护工作远比我们做得好。此时,恨未消,只是不知该恨谁。

  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我个人曾经是颇动过脑筋的。一年前,在因为非典而门可罗雀的敦煌莫高窟前,我向一位知名学者提出我的“参观考试说”。此说简单来讲,就是让所有来莫高窟参观者都要经过相关知识的考试,根据考试的成绩确定他有没有能力来参观,或者有资格参观哪些窟。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游人———莫高窟壁画的天敌之一。我不自量力地想,如果将此说放之四海,得给遗产保护工作做出多大贡献。孰料,该学者想也未想,即称这个办法剥夺了才疏学浅者也能来这里受教育的机会,一笑置之。知音难觅,怎不令人恨恨。

  我以为,世界遗产以及所有的自然或文化遗存,其价值并不在于我们对它已有的认识,更在于那些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领域,也就是说,这些遗存比我们认识到的重要还要重要。尼罗河上的阳光,每年都有两天透过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峭壁上60米长的甬道,照在拉美西斯雕像的脸上,这两天是这位3000年前的法老的生日和忌日。这种不可思议之谜,隐藏着远古人们跨越时空传递给后人的信息,等待着被破译。就像那些让我眼花缭乱的莫高窟壁画,在专家眼里却是历史、音乐、舞蹈、诗歌,但我相信还有大量他们也看不懂的信息。不知道,有多少这样信息,在我们还没有能力解析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呢?

  我听说国外有些地方故意把通向遗产的道路挖得坑坑洼洼,最后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一睹芳颜。再想到有些地方不惜投入巨资申遗,却只是为了得逞之后的旅游广告效应,我那世俗的敬意也荡然无存。

  申遗的目的本应是单纯的,就是通过达到世界遗产标准的要求,引进更为先进的保护理念。不这样,就无法逃避一个质问:有钱自己保护就行了,干吗要申遗?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一登龙门即身价百倍,但在入选世界遗产之后,在骄傲之余更应该反省,是否担负起了为整个世界保存这份遗产的责任,怎样才能不让遗产成为遗恨。

  新华社记者 邱红杰

  建设部副部长的“点睛说”

  既没有把世界遗产锁起来成为“世界遗憾”,又避免使之毁于经济大潮而沦为“世界遗物”,中国正在做出有效努力,以实现世界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双赢”。

  在申报世界遗产成为一股热潮前,中国已经有30年建立和发展风景名胜区的经验。而且这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既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又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人类自然文化遗产。据统计,目前中国有677个风景名胜区,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个,占国土面积的1%。“这是中国形象中最精彩的部分。如果把中国比作龙的话,那风景名胜区就是龙的眼睛,而资源保护利用就是点睛之作!”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

  中国旅游业专家魏小安说,针对一些地方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使旅游对世界遗产保护形成威胁的情况,中国政府部门加紧规范各地世界遗产资源开发行为,通过制定国家标准,倡导旅游景区将门票收入的10%用于保护。

  据悉,过去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大都是银行资金不肯光顾的领域,景区保护基本上靠门票筹集资金。而现在银行普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优良贷款项目。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业迅猛发展,门票收入年平均递增20%。所以,银行一般可以根据项目的预期收入而给予大额度贷款。

  中国生态经济学家应龙文说,现在,很多风景名胜区的农民,把20%的劳动力转变成封山育林督察员,经过培训后承包山林保护管理。通过旅游业日子好起来的农民,特别珍惜这个工作机会,由于他们熟悉情况,监督防止偷砍林木、开山砸石、毁坏遗产资源等行为,成本最低,效果最好。

  魏小安说,事实证明,贫困和落后保护不了资源,只能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利用遗产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是实现世界遗产地经济良性增长,与环境资源冲突最小、环境代价最小的途径。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尊重中国国情,中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完全有可能更多地得到世界遗产资源强有力的支持,并在世界遗产保护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真正实现旅游发展和遗产保护“双赢”的目标。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世遗大会的3个“越来越”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共参加了1998年在日本京都、2003年在法国巴黎和目前正在中国苏州召开的3届世界遗产大会。谈到3次参会的感想,孔繁峙脱口而出了3个“越来越”。

  “各国对世界遗产越来越重视和严肃,一国的项目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形成了遗产保护的氛围。代表们反复发言、陈述,有时候一个项目的审议就长达两三个小时。”

  “对遗产的审议标准也越来越严格。”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时候,大会并未提出缓冲区的要求,很顺利地就通过了。1998年天坛和颐和园申报世界遗产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团会议的先期审议中,专家提出必须划定缓冲区。

  “政府部门对世界遗产大会越来越重视,官方色彩越来越浓。”孔繁峙说,“以前出席世界遗产大会的基本上是文物、建设等部门工作人员,以专业人员为主。本次大会则有许多政府官员出席,不少还是高级官员。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并且重视世界遗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新华社苏州7月4日电

  《江南时报》 (2004年07月05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兰-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