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国加息中国如何选择? 全看CPI是否超过5%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09:08 四川新闻网

     中国西部网消息 

   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诺伯尔特·沃尔特说:“美联储目前仍然是一个标尺,但你也没必要总是跟着标尺打转转。”看来即使是严谨的国际银行家,也有情绪化的一面。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公开承认跟随美国加息,中国这样的国家可能就更具东方人的含蓄。

    美联储在6月底启动加息计划,首次加息25个基点。由于这一加息行动在全球的预计范围内,金融市场对此反应温和。但是,由于美国的加息并非一次性完成,而是升息周期的开始,因此全球的金融家们都在仔细观察,各国央行也在考虑采取适宜的货币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同样面临选择。相对全球其他国家,中国的情况更有其特殊性,由于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也没有开放,这一点使我们的货币政策可以较多地考虑国内的经济情况。

    事有凑巧,中国投资出现过热。虽然中国央行前期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发行大量央行票据,同时两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特别是在动用行政措施情况下,才使投资增速减缓,但是CPI指数仍居高不下,在六七月份则可能冲过5%的警戒线水平。在此情况下,中国央行升息似乎成为一种十分必要的选择。 

    由于此前中国本外币存款之间有一定利差存在,大量外币以各种方式涌入中国套利,造成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因此如果那时中国央行升息,则会进一步加大本外币利差,加大外币套利空间。此次美联储升息以及以后进一步的升息,则可以为降低中国本外币的利差奠定基础,为中国升息提供了空间,这应是中国央行希望看到的局面。

    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中国的加息设想颇有争议,反对者多数认为,中国的投资过热从根本上讲是地方政府拼政绩的结果,非市场化的起因可以用非市场化的行政手段来解决,这在前一阶段的宏观调控中可以看出端倪。香港投资研究机构DSG的总裁西蒙·奥格斯就认为,“中国用不着提高利率,用行政手段就可以达到冷却经济的目的。” 

    但中国央行已经表示,一旦CPI超过5%的水平,央行将动用利率杠杆加息。央行可能有自己的苦衷,如果CPI超过5%,那现行的一年期贷款利率实际变成负数。有经济学家认为,央行更大的可能是在CPI突破5%以后提高贷款利率,同时小幅度提高存款利率。 

    由于此次美联储加息仅25个基点,同时出于某种不愿背负跟随加息的情结,中国央行不可能立即升息。从时间上看,六七月份正好是中国内地CPI突破5%最可能的时间段,可能在美国进一步加息后的8月或稍晚时间升息,就成为中国央行的一种可能性选择。 

    至于升息与否以及幅度的大小,中国央行还必须平衡存款人的利益以及资本市场投资人的盈亏。超过12万亿元的个人存款已经长期处于实际负利率状态,这部分存款人的利益问题是央行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尽管提高存款利率意味着银行支出更多的利息,但银行完全可以通过更大幅度地提高贷款利率以冲抵其损失。 

    另一层面,资本市场因为加息受到的损失也需要决策者高度重视,7000万投资者的盈亏不容忽视。升息预期已经造成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而这种下跌对于宏观经济的指示作用是硬着陆的隐忧初现。如果升息成为一个连续性的计划,那股市的下跌将有可能是十分惊人的,这一点从1993年的宏观调控引发大熊市的过往经历中已经可以得到佐证。 

    但是市场有时过分放大了加息的负面作用,因为即使中国央行在未来半年内加息100个基点,其对应的股市合理市盈率在30倍左右,以目前沪深股市不到30倍的平均市盈率看,可以说已经先期基本调整到位。但如果升息幅度加大到200个基点,则可能进一步加大股市的跌幅。

    不过,从美国的资本市场看,虽然存款利率可能周期性地升高到4%左右的水平,但资本市场的反应还是较为温和的,中国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完全可以增加一点国际视野。(官建益)



相关报道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编辑:肖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