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质量报告》怎么了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09:36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
7月4日中午,我照例收看CCTV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又是“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看来“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已经打造成功了:上周是“揭秘”奶粉生产销售过程,标题的噱头过去,暗访的手段到来,只是内容已经成了某两个奶粉品牌的“令人非常放心的生产过程”;这回折腾的是“肉鸡加工全接触”,从头到尾好得一塌糊涂。 我相信《每周质量报告》已经遇到了空前的压力,因为我不相信《每周质量报告》的制作班子心甘情愿地去制作这样几乎毫无意义的“正面报道”。那么,究竟是什么压力呢? 是“那头”吗?那头是指曝光对象以及他们的上级、责任人。这期节目的最后是这样安排的:“记者采访期间看到,当地工商、质监等监管部门还定期进入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通过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对进入销售环节的产品进行全程监管,对不具备准入资格的食品加工企业一律清出市场,正规的生产企业对这样的监管十分欢迎。”尽管那工商、质监人员下车的镜头一看就是“摆拍”的。 是“上头”吗?上头是指顶头上司———中央电视台的主管部门。所有媒体中人都知道,顶头上司是常常对管辖的媒体指示“这个不能报”、“那个不要报”的,你得遵照执行,这叫“听招呼”,否则将会是什么结局谁都心知肚明。 是“下头”吗?下头是指广大观众。难道广大观众周周看曝光的危险食品,受不了了,抗议了,收视率下降了?尽管观众的确会说“天哪,没什么东西敢吃了”,但似乎还没看到什么观众因为每期揭露的食品安全问题,自个儿就去绝食了。 就在7月3日,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北京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说:“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怎么抓都不为过。对首都食品安全工作成绩不可高估。”他欢迎新闻舆论和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我想,这才应该是一个负责任市长的态度。 那么,偌大一个中国,央视每周做一个食品“报告”,难道“过”了吗?假如《每周质量报告》这样“报”下去,那真是“岌岌乎殆哉”!徐迅雷(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