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网消息 (李泽兵、包小翔)赤峰市松山区水地乡境内一段燕长城遗迹,由于受到开山采石等严重人为破坏,面临消失的危险。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大保护力度,不要让这段经历千百年风沙洗礼的古文物,在今人手中变成千古遗憾。
近日,记者在水地乡境内的燕长城遗迹看到,由于多年来附近村民开山采石,从远处已无法辨认出古长城的身影。只有转到山的南坡顺山势而上,才能依稀看见古长城的风貌。尽管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仍可看出长城两侧整齐的边界,石头上有人工雕凿过的痕迹。在半山腰上,记者发现一块上世纪90年代立的介绍燕长城遗迹的石碑,如今已倒在地上变成碎块。石碑下方不远处的开阔地被几处坟茔占据。
据水地乡一位负责人介绍,乡政府曾明令禁止在长城遗迹50米范围内开山采石。可当地百姓习惯将长城称为“土龙”,认为采点石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采石行为屡禁不止。
据史料记载,赤峰境内这段燕长城兴建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54年前后。当时,燕居七国的东北部,国力甚强,版图较大。但是在燕的北面常有胡人南下骚扰,而西面则有秦国崛起,其间虽然有赵国相隔,但赵也常受秦的驱使犯燕。为了防御,燕便修筑了北长城和易水长城,以防胡和秦、赵入侵。
赤峰市博物馆张松柏介绍,这段燕长城遗迹是现存最早的古长城遗迹,属自治区级保护文物。遗迹经历了两千多年保存下来,如果损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在是天大的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