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听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追问“攀登的意义”价值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6日03:37 新京报

  7月3日,3名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在贵州省六枝县登山时发生事故,清华大学学生黄德坠崖身亡。(7月5日《新京报》)此前,北京大学“山鹰社”的5名队员也曾在登山时不幸遇难。作为北大和清华的学子,年轻生命的逝去的确让人扼腕。但在事隔仅仅两年之后,又一次发生同类事故,实在发人深省。于是,公众对“攀登的意义”再次发出追问。

  在追问声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只是为了乐趣去登山,死得毫无意义”。但在这种声音之外,也有人认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生的价值体现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人们不再满足于挣钱和养家糊口,而更喜欢追求精神的享受,登山、徒步旅行、探险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追问声中,更有人通过引用已故英国登山家GeogeMallory的话“从这种冒险里我们得到的只是乐趣。归根结底,乐趣是生活的最终。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和挣钱,我们吃饭和挣钱是为了能够享受生活。这才是生活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来阐述“攀登的意义”。

  应该说,人们对“攀登的意义”,尤其是对大学生“攀登的意义”的否定,意味着公众对于生命灾难的反思与批判,而肯定的观点则意味着对生命价值的重新理解和定位。这种争论、反思、批判和制衡,已经在无形之中为国人提供了一个多元和理性思辩的空间。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国人对于“攀登的意义”的追问,对于逝去的生命的价值的追问,连同这种辩论过程本身,都已经显示了国人对于人的生命本身的敬畏和关注。在这种敬畏和关注中,饱含对人类命运和境遇的体察和同情,深怀着对自己和他人美好生命的期待。

  通过质疑和争论,将自己的关怀视野放眼于有限的生命个体和无限的生命价值意义上,使公众获得广泛的、社会化的情感共鸣,这对培养公民开阔的胸襟、成熟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对生命价值的主体性认同有着积极意义。这也正是公众追问清华和北大学生“攀登的意义”的现实价值之所在。

  石敬涛(山东公务员)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