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均衡发展到统筹区域发展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6日08:13 光明日报 |
吴昊 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对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统筹区域发展的丰富内涵,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是由东到西逐步推进的梯度发展战略。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适合当时我国国情并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但在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原有的倾斜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既难以适应现阶段进一步加快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要求。当然,对原有的倾斜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并不是要重新采取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长期实行的均衡发展战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各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基础存在着巨大差别,而这种差别必将对各地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程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避免不顾各地区的自身特点、资源禀赋以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片面地强调各地均衡发展的思路。这种发展思路所能够实现的只能是以低效率和共同落后为前提的均衡。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自身优势和发展积极性,发掘各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实现各个地区的共同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一方面表现为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表现为没有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区际关系,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严重、区际经济摩擦不断、区域分工不合理、区域产业同构问题非常突出。统筹区域发展最根本的方向不是采取复杂多样的区域政策割裂全国统一大市场,扭曲市场机制的调节机能,而是努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区域分工、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调节机能。区域经济政策的根本方向是完善、补充和引导市场,而不是取代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协调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目前需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着力破除地区间的经济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强化竞争机制,促进区际与区域内部的合理分工,建立起高效、有序的区域经济联系。二是逐步取消对相对富裕地区的政策倾斜,为相对富裕地区发挥扩散效应,逐步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资金、技术和传统产业带动欠发达地区创造条件。三是积极促进人口的有序流动。人口流动的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资源组合,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途径。 统筹区域发展的最紧迫课题是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我国是一个地区差距非常悬殊的国家,并且这种地区差距不仅仅表现为不同地区居民名义收入水平上的差距,最为严重的是许多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非常落后,大量人口仍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任由这种地区差距继续扩大,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通过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的硬件条件;二是加强对欠发达地区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支持,努力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人口素质;三是借鉴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建立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基金的经验,对贫困地区有发展前景且适合当地特点的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并提供有期限的优惠税率待遇;四是积极鼓励和帮助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居民有序对外流动;五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欠发达地区能够分享发达地区的经济繁荣,保证贫困地区的政府拥有一个适当水准的公共行政能力,保障这些地区的居民享受适当水准公共服务的权利,并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特别救助,帮助其发展生产和维持最低限度的日常生活。 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并最终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后者主要是指有关国家通过消除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以实现经济融合;而前者主要是指在城市较为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些地区,通过共同市场建设与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共建来促进产业聚集,形成产业布局与分工合理、经济联系紧密、内部聚集效应与对外扩散效应明显的经济带和经济区。各具特色的经济带和经济区的形成,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重复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区和经济带的形成,需要我国对区域经济开发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以据点式开发为主、点线结合的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是符合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但在目前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已经较为发达并且城镇非常密集的情况下,继续实行相互分割、各自为政、缺少必要联系与协调的据点式开发,已经不适合生产力继续发展的要求。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适时采取网络式开发模式,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