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华东电力市场化模式初现 电荒加快华东实验步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6日09:28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近两年的电荒,凸现了电力系统严重计划性的弊端。现在普遍的观点是,电力市场化将是一条可行之路。因此,华东电力市场化试点被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寄予极大关注

  华东,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最缺电的地区,一场关于电力市场化的实验已拉开帷幕。这场实验的一个众所周知的背景,是中国超过20省市的大面积缺电,电荒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5月18日,中国电监会主席柴松岳为华东电力市场模拟运行鸣响铜锣。

  据国家电监会给本刊提供的资料介绍,华东电力市场建设分三期实施。现在正实施的一期,目标是建立区域统一的电能交易平台,发电企业在这个平台内通过竞价的方式把电卖给电网,部分电量在华东电力市场平台统一竞争,有步骤地开展大用户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试点。

  这个实验最大的悬念在于市场的力量是否能带领中国走出电荒的泥沼。

  为什么在华东试点

  选择华东,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在这个经济总量接近全国经济总量1/3,用电量约占全国1/5的地区,存在多达20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

  一个很现实的顾虑是,在用电这么紧张的华东,竞价的空间在哪里?

  目前发电厂报价,是假设在年度合同还有空余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际上,在用电紧张的华东地区,年度合同根本没什么空间。市场化实验要人为地把合同量减少,留出空间来竞价。

  这个过程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特别是缺电时,发电企业都不愿意降低发电量,同时又希望别人降低。

  但是,柴松岳态度坚决地表示,“市场化改革决不能因为电力供需紧张而停滞不前”。他认为,国外电力改革的经验证明,供需关系并不是影响电力市场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电力市场本来就应该发挥双向调节的作用,不仅要适用于供大于求的供需环境,也应适用于供不应求的环境,这实际上是一个制度安排问题。选择华东,最现实的原因是,华东电力市场对于电力建设资金的极度渴求。

  据有关方面初步规划,根据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至2010年华东地区需新增发电装机7600万千瓦,按照目前厂网综合造价一万元一个千瓦计算,今后几年华东需电力建设资金约7600亿之巨!

  “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靠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是难以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电网与电源建设协调发展。”柴松岳说。

  根据电监会给本刊提供的《华东电力市场运营规则》,华东电力市场建设的目标是: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市场壁垒,实现华东地区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此不难看出,选择电力紧缺的华东,和早些时候选择电力供求相对宽松的东北作为电力市场实验的试点一样,都是电力体制改革大背景下的小文章,其典型意义也是不言自明的。

  运行模式

  那么这场令人关注的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呢?

  一般而言,厂网分开后,整个电力交易过程应该是:市场注册-电厂和用户双向报价-在程序里根据价格高低排队(电厂是从低往高排,用户是从高往低排)-安全校验-信息公布-调度计划-执行计划-考核-计量-结算。

  “模拟只到信息公布这个环节,等条件具备时,再将调度、计量、结算等环节纳入模拟运行的范围。”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公司华东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杨立兵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杨是这次试点重要参与者之一。

  他介绍,参与模拟的是华东地区的各个发电企业,包括171台A类机组(即10万以上的常规燃煤机组),发电容量约4300万千瓦,占华东电网总容量的一半以上。这170多台发电机组在区域电力交易平台上公平竞争,同时,各省电力公司作为购电者,在区域电力交易平台竞争购电。

  华东电力市场一期交易类型包括:年度合同、月度合约竞价、日前现货竞价和实时平衡机制。华东电力市场模拟运行,以年度合同和月度竞争为主,约85%的电能交易以年度合同方式确定;15%左右的电能开展市场竞争。

  “在此基础上,随着技术支持系统相应功能的完备,适时开展日前竞争和实时平衡。”《华东电力市场月度竞价实施细则》上明确表示。在交易品种方面,电力市场实验一期,市场交易分为合约交易和现货交易两种,以合约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辅。随着市场发育,逐步开放周、季度及一年以上的电能交易。

  尴尬的实验

  这种运行模式的本意,是想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优化电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但是这种配置,会因为电这种商品本身的特殊性,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尴尬。

  比如安徽,竞价时,当地用户付不出高价,只得放弃购电,以至于大量的电外输。作为一个能源富裕的省,结果自己却买不到电,电跑到有钱的省份去了。

  这是由于电没有一一对应关系,电厂竞价意味着竞争上了发电权,至于电卖往何方,是电网的事情。全局优化的结果产生了矛盾。而最大的尴尬或许来自于这场改革的推动者——电网公司。

  一般来说,缺电的时候往往是用电高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结果是,电价上去之后,购买量能够减少——一般的商品交易都是遵循这个规律的。但是对电力市场的用户来说,他们只能看见自己的电灯永远是亮着的,并不知道电已经变成多少钱一度。在市场化的情况下,用户跟价格之间的弹性系数几乎为零,在短期内对电价是缺乏弹性响应。

  而与此同时,在市场化的情况下,电厂报价则带有很大的投机性,电厂可以根据电力需求大幅度提高电价。因为,每个电厂都有负荷预计,从而知道明天的需求是多少——这可以通过现成的软件计算出来,从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量来决定电价高低。

  “这么一来,就使得电力市场如果发电能力不是大于用电的话,用电价格就可以大幅度上扬,理论上讲,可以上到无限高。”杨立兵说,“由此可以看到,在用电比较紧缺的地方,搞电力市场,对于购电方而言,财务风险极大。”美国加州电力危机时,电价曾上升到1000美金/兆瓦时。

  目前模拟市场共进行了两次实验,5月18日模拟了6月份的月前市场,6月18日,模拟了7月份的月前。结果,5月份的价格高峰是406元/兆瓦时(相当于0.406元/度),6月份是468元/兆瓦时。这个价格是远远高于现在的平均上网电价292元/兆瓦时(0.292元/度)。

  据统计,如果按这个价格,各省的购电方,肯定是全面亏损,华东电网将会超过6亿元的亏损。

  理论上,电价上涨的成本应该由终端用户承担,因为电网公司本身不是用户,而只是一个批发商而已,它主要经营的是电网,而不是电能。“零售价跟批发价之间应该是联动的,但这个联动机制没有建立,任何的涨价都会造成电网公司出的利润损失,任何跌价都会给电网公司增加收入。”杨立兵说。

  因此,在电力紧缺的华东,就会出现用电量越大,电网公司亏损越大的局面。

  让市场寻找价格

  模拟实验的尴尬似乎说明,电力市场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很长远的目标来看,完全市场化是对的,但是从近期目标看,国家发改委并无意改变这种审批制度。”一位电力专家表示。目前国家仍然要用传统的发电利用小时(国家核定每一个机组相当的发电量,并定义年发电量除以装机容量,等于年发电利用小时)和审批电价的方式来进行平衡。

  这是否意味着,轰轰烈烈的华东电力市场实验只是一次叶公好龙似的尝试呢?

  杨立兵断然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认为,电力市场化实验,可以改变原有的计划体制下的定价模式。而电力专家刘纪鹏认为,这种电力行政审批的垄断,是造成电力紧张的深层次原因。

  原有的电力价格是国家计划的产物。把年发电利用小时定下来之后,国家在一定经营期里面,考虑电厂的还本付息、固定成本的摊消和一定利润水平后,由这个总成本反推出电价。

  如果把发电利用小时数降低,一年的发电量就会相应减少,在减少这么多发电量的同时,依然要覆盖它所有成本,电价就必须要提高。

  国家就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发电利用小时的手段来调节电厂电价的。

  由于用电需求不同,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也不断变化,而电价也随之变化。这就需要国家频繁地制定每个电厂的年发电利用小时。

  而现在的模拟运行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市场的机制来发现制定电厂的年发电利用小时,并发现合理的电价。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张邦松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