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小说评点之起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08:33 光明日报

  凌宏发 胡乐飞

  中国小说评点起源于何时?有人认为滥觞于北宋刘斧的《青琐高议》,有人认为权舆于南宋刘辰翁的《世说新语》眉批。笔者则认为应是梁代萧绮的《拾遗记录》。

  从内容上看,《拾遗记录》大多是对小说人物的品评,比如卷七《魏》篇之录曰:“窃观明帝,践中区之沃盛,威灵所慑,比强列代,……而圣教微于尧、舜,历代劣于姬、汉,东鲠闽、吴,西病邛蜀,师旅岁兴,财力日费,不能遵黎元,远瞻前朴,宫室秀丽,池榭肆其宏广,终取夷夏,数其然哉!任城渊谋神勇,智周祥艺,虽来再,蓬蒙剑射之好,不能加也,田畴事死如生,守以直节,精诚之至,通于神明。曹洪忠烈为心,爱亲忧国。此穆满之骏,方之‘白鹄’,可谓齐足也。”

  《拾遗记录》更令人瞩目处在于它有多处是对小说的艺术性批评。卷一之《虞舜》篇录曰:“按《春秋传》云:‘星陨如雨,而夜犹明。’夫盈虚薄蚀,未详变于圣典:孛彗妖,著灾异于图册;麒麟斗,鲸针死,靡闻于前经。求诸正诰,将昧焉,故诬妄也。此言吸日而星雨皆坠,抑京是而非也。故使后来之回惑,托以无稽之言,特取其爱博多奇之间,录其广异宏丽之靡参。”在这里萧绮指出:小说不同于正史,无法用真实的标尺去衡量其价值的高低。小说的当行本色应是“爱博多奇”和“广异宏丽”。这就突破了传统的经史实录的观点,对以后小说摆脱经史的束缚从而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具有重大意义。

  卷二《夏禹》篇录曰:“兽之依山,鱼之附水,各因其性而变化焉,详之正典,爰记杂说,若真若似,并略录焉。”卷六之《前汉下》篇录曰:“宣帝之世,有喜谷玄稷之详,京不说今之所生,岂由神农、后稷播厥之功,抑五子所义,非近俗所食。注其名,华而不实。及乎飞走之类,神木草,见奇而说,万世之瑰伟也。”《后汉》篇录又云:“及夫灵瑞、嘉禽、艳卉、殊木,生非奇壤,诡色讹变,不禀正朔之地,无涉图书所记,或缘德业以来仪,由时俗以具质,咸得而备详矣。历览群经,披求方,未若斯之宏丽矣。”认识到小说不同于经史,萧绮进一步指出“若真若似”,“华而不实”应是小说的艺术特色,只有展开充分的想象,“见奇而说”,才能达到“瑰伟”“宏丽”的艺术效果。

  从形式上看,《拾遗记录》一方面是对汉以来经书和书志的序录、史学著作的“太史公曰”及“赞”“论”的继承,另一方面,它自身的特色也初具后世小说评点的雏形,可以说《拾遗记录》才是我国小说评点的最早源头。(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建华企业家课堂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