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明星检测所的陨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09:08 南方日报

  【个案分析】

  曾是我省首家微量元素检测机构 曾与省内外百多家医疗单位合作

  如今却黯然退场——一个明星检测所的陨落

  她曾经是广东第一家从事微量元素检测的机构,为广东微量元素检测事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她曾承担了广州地区大部分微量元素检测业务,与之合作的省内外医疗单位最多达到100多家……

  但如今,这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

  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尽管没有全面停业,但其经营核心微量元素检测业务已被有关部门终止,靠该研究所支撑的《广东微量元素科学》作为全国惟一一份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微量元素期刊,现在也面临“断炊”尴尬。

  从盛极一时到黯然退场,这个昔日的“明星”研究所为何陷入困局?业内人士指,其“触礁”不是偶然,混乱的市场早已预示了企业的可悲结局。

  曾经是业内领先民企

  在国内,开始对微量元素开展相关研究也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李增禧,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的负责人,也正是包括他在内的一些科技人员在广东率先开始了有关微量元素研究的实践和探索,并且作出了相当的成绩。

  据李增禧介绍,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是一家民营科技企业,企业成立之前是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的医学微量元素课题组。1985年,李增禧等6名专家又成立了广州地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会。

  1989年,经过广东省科技委员会的批准,李增禧又在健康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根据其营业执照上的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从事微量元素科研和产品开发的民营科技企业。

  据了解,在国内从事微量元素研究和开发的企业或者研究所当中,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起步较早,也算是比较成功的。该所不但出版了专业期刊,而且有多篇论文被美国的核心期刊组织(SCI)收录。

  “免费检测”搅乱市场

  据李增禧介绍,在1994年以前,对微量元素的检测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科研的水平上。当时每年检测的样品只有几万份,相当于现在每个月的检测量。但是,到了1994年底,广州市要求对全市的青少年进行微量元素普查。面对着几百万人的检测市场,很多机构和个人也把目光盯上了微量元素检测业务。

  “你想想,当时全市有150万中小学生,每个人检测收费30元,就是4500万元的大肥肉。从那个时候开始,整个微量元素的检测市场就开始进入混乱状态。”李增禧说。也正是从那时起,一些机构和个人加入到微量元素检测的行列中,他们自己组织购买相关的检测设备,并开始在广州市进行所谓的“免费”微量元素检测,然后大肆推销自己的保健品。更有甚者,一些检测机构根本不经过检测就随便编造微量元素检测数据。在这样一股“免费”检测的热潮中,微量元素检测市场开始走向无序。

  面对利益“晚节不保”

  面对一些机构“免费检测”咄咄逼人的态势,“不能让一些不法之徒钻了空子。”李增禧说,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也不甘寂寞,开始了抢夺市场的努力。

  2000年,该所改变了运作模式,开始招收业务员。具体做法是,业务员拿着研究所提供的证明资料,到全国各地开展业务。拉到业务后,研究所收取一定的检测费用,剩下的都归业务员。

  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有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一种包含6个项目的普通微量元素检测,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是30元,研究所只收7元,其余部分由业务人员自行掌握。

  据了解,该研究所推荐的保健品也有很大的价格空间。一种口服液,研究所的进价是12元/盒,卖给业务员是14元/盒,而卖到家长那里却高达48元/盒。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下,研究所的业务员们很快将检测业务推广到广东各地乃至全国的十几个省市。

  市场混乱终成困局

  巨大的利润空间,以及研究所的做法促使一些人开始“想起致富的门路”。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对业务员的控制也开始出现问题。

  据李增禧介绍,一些业务员私自打着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的名义,在全省各地开展检测业务,甚至有些人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不经过检测就自行打印了检测结果,然后再推销高价保健品。

  李增禧说:“业务员出现这样的行为,我们也是非常痛心疾首,我们也在打假!我们已经查处了广州和电白的几个业务员,并责令他们写检讨。”另据了解,目前在广州从事微量元素检测的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该所以前的业务员,其中有一些甚至已自立门户,开始与该所争夺业务。

  李增禧痛定思痛

  据研究所一名员工透露,该所实验室每周只能做样品检测5000份至7000份,但实际上每周“检测”的样品数是25000份。

  测不完怎么办?——将已经测出来的差不多7000个结果反复填写在其它报告单上。据该员工称,广州市某区妇幼保健院送来的样品,从来都没有检测过。

  对此,李增禧认为是恶意中伤。他说,这是该所以前的一名业务员在“造谣”。该业务员现在“自立门户”开办了一家公司从事头发检测业务,相当多的样品根本就不检测,为此他还曾阻止过。

  孰是孰非,笔者不得而知。但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的检测业务就这样被终止了,究其原因,就是市场混乱无序的必然结果。

  “最近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会出来,如果能够继续搞微量元素检测,就要买新的仪器并申请计量认证。” 痛定思痛,李增禧说:“对业务人员的管理,我们也一定要控制起来,不能随便从社会上招业务员以致失控。”

  本报记者 毕式明 实习生 杨亚军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