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们见证战争与和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09:37 每日新报

  纪念抗日战争爆发67周年新报对话津城三位抗日老战士任桐赵建伟

  刘德胜

  董光继

  张震宇

  值此抗日战争爆发六十七周年之际,新报记者走近三位参加过那场战争的老战士,并通过他们对往昔的回忆走进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

  又到七月七日。六十七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史称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英勇的八年抗战,也由此拉开序幕。

  从 1937年至 1945年,整整八年中,不屈的中国人民顽强地坚持对日抗战,全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亿美元,血证确凿,血泪斑斑!

  董光继

  不打仗就是好日子

  董光继, 1922年 4月出生, 1938年6月入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多次荣立大功,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离休前为某集团军军长。

  “现在我可是安享晚年了,不求锦衣玉食,平平安安就行,在我看来,只要不打仗就是好日子。”今年82岁的董光继老人原籍安徽寿县,刚满16岁时就入伍参军,一生身经百战,无数次死里逃生,老人因此将和平看得格外珍贵。

  董老的警卫员告诉记者,平常老人黎明即起,但这两天不行,因为要熬夜看欧洲杯,所以早上要多睡一会儿。“从欧洲杯开赛,我是一场没落,我喜欢捷克队,有勇有谋!”董老特别喜欢足球,因为对抗性强,有点像行军打仗。话题从欧洲杯转到战火纷飞的岁月。老人伸出了已经变形的右手,说道:“这些都是打日本鬼子留下的铁证。”

  那是 1943年8月19日,在安徽南部一个村庄,村落周围都已经被日军占领。为了突出重围,董光继和战友一起乔装潜入日军阵地。清晨九点,一声号令之下,120余位战士冲向敌营,与日军展开殊死肉搏。“都打红了眼啦,国恨家仇一块儿往脑门子上涌!”

  日本人有的是枪炮弹药,而我们,枪都不能做到人手一支,“为了给老百姓壮胆,我们都在腰间的子弹兜里塞满高粱秆,看上去鼓鼓囊囊的,好像塞满弹药一样,实际上一人最多三发子弹。”说这话时,老人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这场仗整整打了十二个小时,一直打到晚上九点才将敌人击败,这一仗董光继一人砍死了四五个日本鬼子。直到清点人数时,大家才发现同来的120余名战士,此时只剩下不足20人。

  “清理战场就更惨了,和我同睡一张床的五个战友都牺牲了,他们至死都紧紧的和鬼子抱在一起,拽都拽不开,怒目圆睁。”董老说不下去了。其实,也就是在那场战斗中,他的右手和右腿都被日本鬼子的子弹和刺刀杀伤,鲜血浸透了整个衣袖和裤腿,但奇怪的是他愣没觉出疼来。

  时至今日,董老身上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外伤外,心脏和左肺也都通过手术人为地移到了右边。因为一枚弹片紧靠主动脉,无法取出,只得改变人体器官的血流走向。他的身上总共有十三处枪眼,但具体到哪处枪眼是那次战役留下的,他就都记不清了,“记那干啥呀,关键是,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刘德胜

  身体里的弹壳是回忆

  刘德胜, 1928年12月出生,1942年入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先后三次荣获“战斗模范”荣誉称号,多次荣立战斗大功,离休前为某师政治部副主任。

  早就耳闻过战斗英雄刘德胜的大名,知道他是著名的“爆破大王”,眼前的刘德胜老人不但个子不高而且还很瘦弱。

  “个子矮有个子矮的好处,匍匐前行我比别人更利落,穿越敌区通风报信,我比大个子目标更小,更安全。”已经76岁的老人笑眯眯地解释着自己的“优势”。

  “年轻时光打仗了,透支了健康,现在这病都找上门来了。”战争年代里老人七次负伤,三次是在抗日战争中,直到今天胸腔内和颅脑内都还有无法取出的弹壳。

  1942年,年仅14岁的刘德胜在山东参加了八路军,那时他还没有“三八大盖”高。第一次参加战斗,他还不懂得什么战术技巧,拽住一个日本鬼子的枪筒就拼命夺,对方没想到眼前的“小八路”胆子这么大,居然敢把枪口往自己怀里拉,便顺势扣动扳机,想一枪毙了他,可子弹却卡了壳,刘德胜拣了一条命还缴了对方的枪,抓了俘虏。

  1944年,在攻打山东沂水县城的战斗中,由于敌人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战斗持续3天,仍未攻克,伤亡很大。已是班长的刘德胜受命担任突击连尖刀班的重任。他带领4名战友每人身上挂满手榴弹,边突击边投掷,接连突破敌5道封锁线,炸毁数个火力点,最后愣是炸开了敌人的城墙,为部队打通了前进的道路。“这一仗结束后,我感觉脚下都是湿的,低头一看才发现行军鞋都被血水浸透了,身上好几处中弹。”

  1996年,小儿子考上了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即将赴美,但刘德胜老人却坚持认为,儿子更应该留在国内,为国家建设出力。

  儿子最终还是走了。整整八年,老人依旧不肯原谅他,不肯接儿子打来的国际长途,不肯要儿子送的礼物。“儿子是去美国念书、工作,又没干什么丢人的事!”每每听到妻子的抱怨,老人总是望着挂在墙上的儿子幼年照片缄默不语。

  张震宇现在的生活最舒心

  张震宇,1916年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在兰州师范上学时因参加革命被开除学籍,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多次荣立大功,并荣获三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功勋勋章,离休前为天津警备区顾问。

  尽管他身经百战,但却格外平易近人,只有在讲起战场杀敌的情景时, 88岁高龄的张震宇将军方显出不平凡的神采。

  “活了一辈子啦,就感觉现在最舒心。”几十平方米的小院被张老一分为二,一边种着花草,一边种着蔬菜。“养花弄草跟打仗可不一样,前者需要静心耐心,后者需要勇猛顽强。”

  1941年秋,日寇实行“三光政策”。一天,张震宇所在部队进驻了一个曾被日军扫荡过的小村庄,将这里作为根据地。但在当天晚上,侦察兵就发现日寇又杀了回来。“没有办法,只有突围啦。我带着两个通讯员和一个文书,向南山走,山这么陡,总有空隙的。”冲到半山时,才发现前面是悬崖峭壁,左右都有日寇,万般无奈,只有豁出命来从这天险之处滚了下去。“我摔得一步也走不动了,两个通讯员硬是架着我跑。”

  日寇因为地形太险无法过来抓捕,但却放起了长枪短炮,冒死也要架着他突围的小通讯员中弹牺牲了,临死还紧紧攥着他的手。“我没办法为他安葬,只能用手摸摸他的嘴,含着眼泪,急急离去。”最终大部队突出重围,一举歼灭日寇。

  去年,老人不幸罹患胃癌,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老人却格外开朗;“不怕,有啥可怕的,几大战役我都活过来了,这点病还能要了我的命?”正是凭借着战场上锻炼出的这份自信,老人顽强地挺过了手术、放疗、化疗三关,重拾健康。

  (感谢天津警备区在此稿采访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版撰文新报记者任桐本版摄影翻拍新报记者赵建伟

  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战时的碉堡、炮台已变成历史遗存供后人参观,当和平的阳光照耀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还有谁记得那场暴虐的血雨腥风?

  右为刘德胜

  右为张震宇

  董光继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