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鸿章爱将墓穴险被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10:35 东南快报

  昨日,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协会的副会长何丙仲向记者透露,有一名叫吕昭炎的老先生向他反映了他们家族中一处清朝古墓遭遇两次盗贼光顾却依然完好无损的奇怪遭遇,而正是盗贼的第二次光顾才使得一直藏匿于墓碑背后的墓志铭得以被吕家后代发现,更让人惊奇的是,依据墓志铭上的记载,长眠于古墓中的“振威将军”还是李鸿章的爱将。

  鉴于这一情况,昨日下午记者陪同厦门市博物馆及厦门市一些研究厦门历史的老专家一行近十人,来到了同安区,对吕老先生所说的位于同安区大同镇坑朴村的古墓进行了考察。炸药才能破坏的古墓

  昨日下午,临时考察小组一行人首先来到了同安区大同镇坑朴村的古墓旁,记者看到墓碑上刻着“皇清诰授振威将军”,在古墓旁吕昭炎老先生向记者介绍了这一古墓的一些情况。吕老先生说,古墓的主人是他的曾祖父(吕昭炎是古墓主人的裔孙),墓碑上刻着的名字叫“吕纬堂”,生于1838年,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该古墓现在粗看约占地二十几平方米,据吕老先生说,这古墓以前面积还更大,按照以前的尺寸算大概有十几平方丈呢。

  据了解,古墓里外共有三层,第一层是由沙砾、糯米、红糖和黄泥土搅拌后捣成的“混凝土”,第二层是水泥,第三层是砖头。也许正因为有如此坚实的结构,所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这个古墓虽然经历了两次劫难,但是两次劫难都没有损伤到古墓的完整。吕昭炎老先生很自豪地告诉记者,盗墓贼如果想盗墓非动用炸药不可。

  但是却恰好是这第二次盗墓,才使一位清朝“振威将军”的不简单的故事展现在了世人眼前,原来就在被盗墓贼推倒的墓碑背后贴着一块砖质的、高和宽均为0.42米、厚为0.04米的墓志铭。“振威将军”屡败屡战

  根据墓志铭记载:身为同安人的吕纬堂原籍是金门,他活动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早年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所以得到了税务司的器重,后来就投身近代海军,并且任“伏波”(清朝一艘军舰的名称)等兵船管带(舰长),累任副将、记名总兵等职位。在多年的海军生涯中受到了沈(沈葆祯)、左(左宗棠)、杨(杨岐珍)、李(李成谋)等多位清朝重臣的器重。然而这位受到诸位清朝重臣器重的“振威将军”,不知为何却连续打了三次败仗,并且因此被弹劾了。而且他还不止被弹劾一次,而是连续被弹劾了三次。但是墓志铭上也记载了,他遭受的三次弹劾中马江战役是最让他蒙受不白之冤的一次战役。虽然吕纬堂仕途坎坷,打了三次败仗又被弹劾了三次,但是他还是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就在同治二十二年,他还跟随李鸿章出使各国,而且还多次受到了李鸿章的称赞。将军事迹还是个谜

  然而奇怪的是,这位拥有一处宏伟古墓,并且在他的墓志铭中有着丰功伟绩记载的“振威将军”却无法在档案中查到。“振威将军”吕纬堂的裔孙吕昭炎老先生告诉记者,在发现了“振威将军”的墓志铭后,他们家族开始重视起对这位祖先在历史上的事迹的考证,先后到厦门同安的历史档案馆去找寻一些关于“振威将军”吕纬堂的记载,但让他们沮丧的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找到与墓志铭上记载的历史相符合的档案记录。

  就在吕家子孙为无法查找到他们祖先的档案,无法证实他们祖先的丰功伟绩而郁闷的时候,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何丙仲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一些历史文献中找到了一些与吕纬堂有相似经历的历史记载,但是记录的人却不叫“吕纬堂”而是“吕文经”。何老师在《甲申战事记日》中查到厦门曾经有一名叫吕文经的军舰舰长,这位军舰舰长和“振威将军”吕纬堂一样是厦门同安人,两个人一样身为“伏波”舰的舰长,而且有相同的打败仗的经历。

  何丙仲还查找到,在当时的《申报》也有关于伏波号弃船逃生的报道。不过,何丙仲称,目前还没有办法证实“吕纬堂”与“吕文经”便是同一个人,这还有待史学界的同人进一步的考证。同安人称他“海大人”

  在同安区大同镇坑朴村的理学宗堂(实为“振威将军”祠堂),有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家知道我们是专程来了解“振威将军”古墓的情况时,便给我们讲述起了他们所听说的关于“振威将军”的故事来。

  一位七十几岁的吕姓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听他父辈说过,说他们村里出了一位“海大人”。这位海大人便是这位“振威将军”,这位“振威将军”小时候家里很穷,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中跟随他母亲远度重洋去到了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英国,年纪小小的“振威将军”为了生活只是靠在轮船上打工为生。然而也许因为命运的眷顾,也许还是靠聪明才智,他赢得了当时英国一个将军的喜爱,并且被将军邀请与将军的儿子一同读书。正是这段异国缘分,让他有了后来的学富五车和满口流利的西语。再后来,他回到了中国,并且在他的家乡厦门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海军谋得了职位,而且还参加了后来的许多次海战,并且被后人称为海大人。专家说法何丙仲:文化遗产有就要保护

  据墓志铭上的记载来看,这位“振威将军”与厦门的近代历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年轻人,虽然没有留过学,但是在当时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厦门,却能以他自己渊博的学识以及过人的外语技能,博得了当时的税务司的重视。并且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作为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与技术交流的桥梁,把西洋的技术翻译、引进到中国,这在当时中西文化碰撞中起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一类近代历史人物厦门并不多见,厦门近代历史上可能除了陈化成之外也没有几个了,毕竟厦门的历史还是以近代史为重,所以厦门需要这样的历史人物。而且,厦门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对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的保护也相当的重要。像吕纬堂这样的历史人物值得研究,这种人的墓葬值得保护,厦门的文化遗产能保护一件是一件,不能够让历史文化因为我们现代人的疏忽而流失。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