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温州吉普赛挺进巴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00:42 青年时讯

  温州人身上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外悍然入侵的能力,让异国他乡的人都感到好奇。《去巴黎当华侨》一书中温州人如何在巴黎警察眼皮底下开黑工场?又如何在死人的护照上换自己的相片“借尸还魂”?经历了这一系列令人咋舌瞠目的黑移民细节之后,我的温州同乡,终于将号称欧洲之都的巴黎,当成了中国之外的“温州村”,在法国的“巴黎华侨”也无一不是温州人……

  我的祖籍是浙江温州,虽然从小在北京长大的我也数次回过老家,但对于我的那些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非常闻名的同乡们,却一直都无法真正的了解。甚至从我刚刚记事开始,每天听着父母操着最标准的比英语还难懂的温州方言就跟吵架一样地亲热聊天,那时我就不自觉地感到非常好奇还加上惊奇:哇!为什么他们说这么难听的话而我一句都听不懂?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后,有一位军方人士告诉我:当时我军以各种方言进行无线电联络,但均被一衣带水的越南军方监听并破译,最后终于请来了我老家的温州苍南籍士兵担当话务兵,结果越军顿时晕头转向,还以为我军请来了外星人在说话。我当时听过之后并不惊愕,哈哈大笑说:甭说越南人,我从小到大听我爸妈说苍南话几十年了,到现在仍然还是一句都听不懂!

  在北京,还有很多关于温州人的传说和段子,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下面这个———说一个温州苍南人,不甘心一辈子就在地少人多的老家受穷,拔脚就走外出赚钱,可他的看家本事就会擦皮鞋,又偏偏是一个近视眼。于是他一路摆摊给人擦鞋一边不停地收着零钱,却从不抬头问路也不管自己身在何方。终于有一天擦完鞋接过一份钱,他却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因为那纸币上的图案完全看不懂,之后他很费力地四周打听,这才明白自己擦鞋已经擦到了缅甸。

  这样的段子显然是瞎编。可在全中国,谁不服气温州人那种对外悍然入侵的能力还有他们的吃苦耐劳?然而尽管人们都对温州人感到好奇,却没有谁能对这样一支即使走遍全世界都能坐地安营扎寨的“中国吉普赛”异类人群,进行过认真寻访与深入研究。

  可不久前,我无意中发现了世界知识出版社刚出版的《去巴黎当华侨》,因为书名太过含糊和简单,谁?———去巴黎当华侨?所以我才想起要翻了一下它的“前言”。可谁知这一翻竟放不下了,因为书里的内容,都是在详尽记述我的温州同乡,这十几年,又是如何将号称欧洲之都的巴黎,当成中国之外的“温州村”去占领的。

  前几年,有一部反映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电视纪录片,播出之后很是引起轰动。其中有一段是中国人在日本作弊赌钱和干其他非法勾当的毫无遮挡的“纪录实拍”,我当时看过这“实拍”心里非常起疑:本来就黑在日本生活,战战兢兢躲避还来不及,导演又是如何拍到的呢?可该片导演的解释却非常“光明正大”:那些违法黑移民听说要拍片全面表现中国人在日本的真实生活,都不请自来再三恳求要在摄像机前主动自首,对自己的违法主动曝光,宁可自断移民前程也宁可为导演献身。对这个“纪录片”,《去巴黎当华侨》的作者王方辉先生也很熟知,他在写书伊始就调侃道:“我在巴黎追踪温州移民十几年,只能慨叹自己没这么好的运气,碰不上有如此高境界和自我牺牲精神的黑移民。”

  电视上也看过好几部关于中国移民在美国或北美的连续剧,但基本上都是按咱们的评书逻辑就把内地的发财故事再搬到漂亮的发达国家背景当中瞎抡一遍。然而像上面这样的真实温州人“天方夜谭”,以前还真是闻所未闻。而在《去巴黎当华侨》当中,就像这样的真实纪录竟比比皆是。这无疑是我所能读到的关于温州人如何对外扩张以及其地域个性研究最深透、同时也是中国移民在发达国家真实生存最详尽也是最具可读性的一本书。

  其所以能如此,就因为作者把握了太多的黑移民真实细节,假如拿《去巴黎当华侨》改编电视剧,起码编50集都会让国内观众看得瞠目结舌。

  另外,《去巴黎当华侨》对于整年整月都想要向外挺进的温州人,更是意义非比寻常。因为此书当中记录的所谓“巴黎华侨”无一不是温州人。对我这个并不想去海外打天下的北京人,它只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同乡的真实可靠文本;然而对更多的温州人而言,此书既有他们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也有更多关于他们自身历史与今天的真实纪录与写照。

  《去巴黎当华侨》其内容涉及“进入黑工场的摄像机”、“人蛇与蛇头”、“寻找黑老大”、“政治避难”、“温州之旅”;且每一章都绝非泛泛而谈,既处处皆是生动鲜活的细节,又笔笔闪烁着冷静深刻的分析。若没有多年的深入接触、观察、积累,不对第一手素材进行反复提炼,不深谙法国与温州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是根本无法完成这样一部兼具“历史纪录”、“学术研究”、“民俗展示”移民著作的。

  《去巴黎当华侨》片段

  片段一:非法移民接受了没有“纸张”的生活状态,打黑工挣钱,被警察抓住算倒霉,实在是没纸张不行的时候,比方房东要签租房合同、老板要签工作合同,还有个办法:花钱借个合法的名字,这一切似乎都成了黑移民的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已经接受了生活中的额外的附加或者是原本的缺失,但是,“纸张”问题时不时在他们没有料到的地方冒出来,使他们重新痛切地感到,没有纸张的生活,不是正常的生活。

  片段二: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温州非法移民的生活轨迹似乎都很清晰。到达之后,先在亲戚或是老乡家里租张床,再进入打工挣钱的阶段。有了点积蓄,通过蛇头把丈夫、老婆、孩子或是侄子侄女办来,继续打工挣钱。运气好点,能力强点的人,有了一些资金后,就开始进行地下黑工场的冒险。他们当中许多人除了等待法国实施大赦,来集体解决身份问题之外,温州黑移民还持续性地进行个体的身份“合法化活动”,比方办假结婚,制造假的直系亲属证明等,以获取居留证,走出非法存在的状态。但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时代的风云,却使希望在法国的角落里藏身的温州非法移民们,必须直面越来越强硬的政治。

  片段三:和温州非法移民有初步接触的法国人,总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为什么要费尽周折地离开家园,来法国经受磨难?他们千方百计想要离开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就没有机会吗?我以前也向温州朋友们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得到的都是些不太认真的回答,比方说“法国天气好”,“出来玩玩”等等。但是也有人会认真地回答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

  温州吉普赛的黑色幽默

  看下面这个真实事件,就完全属于法兰西与中国温州之间的黑色幽默了———

  1997年11月,整个法国的注意力,都被一场突发事件所吸引。事件发生在紧邻澳大利亚的南太平洋一个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群岛。忽然在数日之内,有两艘超期使用的海船拥挤着110名温州人在这个群岛上靠岸了,来路不明的他们迅即被当地警方临时羁押,然而无论警方及蜂拥赶来的媒体记者怎么追问,所有的人回答全都一样:我们是被政治迫害的难民,所以专程赶来这里向法国投奔自由!在这110人中,还有一名妇女在“奔向自由法兰西”的海上漂泊中,生下了自己的女儿。一向寂寞而单纯的法国媒体马上被这现实传奇激动起来,全国的报纸都在对此事件进行跟踪报道。于是“遭受迫害”、“投身怒海”、“历经磨难”、“宁死不屈”频频见诸巴黎报端。并非白吃饭的法国政府开始行动起来,而作为专门研究温州非法移民的专家,王方辉也很快接到了巴黎警察局的电话,请他谈谈对此轰动事件的看法。王方辉迅即做出冷静判断:这些人很可能是典型的偷渡者。

  法国政府弄清真相,110人果然全是偷渡者,于是立即决定马上遣送他们,而中国方面的大型客机也随即赶来。然而,早已被媒体煽动得热血沸腾的巴黎人民不干了,很多人纷纷罢工,专程飞到万里之外的群岛来声援温州“政治难民”。就在警察正要在南太平洋将偷渡者押上遣返的飞机时,远在巴黎的电视直播当中,却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位热情的法国妇女,一边往铁丝网上撞头一边声泪俱下地大喊:“停下!停下!他们中间有孩子!”那一晚,全法电视观众都被这个声音所震撼,而播音员的表情也无比沉痛。随之,完全明知内情的法国政府,不得不屈从完全疯狂的国民,被迫取消遣返决定。最后,110名偷渡者终于取得合法居留身份,而且他们还与来自巴黎的声援者,举行了一场类似我们春节晚会的煽情联欢。此事件完结之后,真正躲在一旁窃笑法国的只有澳大利亚。因为这两艘偷渡船本来的目标根本不是法属群岛而是澳大利亚,但当时得到的却是澳国海军的断然拦截,他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早已是屡见不鲜了。

  关于作者

  温州人如何在巴黎警察眼皮底下开黑工场?又如何在死人的护照上换自己的相片“借尸还魂”?在一系列令人咋舌瞠目的黑移民细节之后,我开始对作者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是经过怎样的艰苦努力,才得以进入一向敏感排外的温州人群当中?才能获得这些真实而准确的生活细节呢?经过向出版社了解,我才了解了书作者的真正背景:他上世纪80年代末由北京电影学院转读于巴黎第一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专门从事纪录片编导和制片工作。在巴黎定居的十多年中,他以娴熟的法语,真心的关切,终于被许多在法的温州黑移民当成了“铁哥们儿”。

  他当过“黑移民”孕妇的陪护、巴黎警察局信件和法庭传票的翻译,特赦法的解读人,为此,早已获得合法移民身份的他,有好几次差点被法国警察当作非法移民抓进监狱。经过长年以来的不懈努力,他并没有成为在法国发财的中国大款,而是完成了一部由中国人拍摄的反映温州非法移民真实生存状态的纪录片《法国陷阱》,并因此在获得了法国电视纪录片大奖。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