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清单”考验政府危机公关能力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03:01 中国青年报 |
《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6日刊登了国家体育总局就国家审计署“审计清单”中“国家体育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资金”的答问。有关人士一方面感谢审计署认真负责的审计,欢迎媒体和人民的问责,另一方面,也表示对有关问题将努力整改。 从这份答问来看,审计报告中“国家体育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资金”的表述并没有太大问题。而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本是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中国奥委会并无独立账号,这种合二为一的特殊体制的确有问题,需要整改。 暂且不论这份答问能否彻底消除人们心头的疑问,从体育总局的表现来看,政府部门应对危机的公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自6月24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清单”之后,公众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质疑、追问是再正常不过了。无论审计报告怎么表述,其中所传达的信息足以令公众对有关部门产生不信任感,并引起是否贪污、受贿、挪用等诸多猜疑。如果任由这种不信任感在民间酝酿和发酵,最终会伤害政府公信力,引发针对这个政府部门的危机。因此,如何应对危机,化解压力,考验着政府及其部门的危机公关能力。 令人遗憾的是,从“审计清单”公布到7月5日回答记者提问这10多天里,体育总局都没有对“动用中国奥委会资金”问题予以正面回答。工作人员甚至说:“我们认为这个没有更多可说的。”于是,有一些媒体由于不了解情况,将“动用”升级为“滥用”、“贪污”,并由此引起国内外媒体的连锁反应,种种混淆概念的提法越来越多。可以说,事态这样发展,责任并不完全在媒体,主要还在于当事方正面解答的动作太慢,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而且,从答问报道来看,是该报记者带着海内外读者来信来电走访体育总局,有关人士才对“审计清单”中的问题予以解答,而不是采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广而告之。在信任危机面前,不仅缺乏化解的主动性,相关的技巧也不娴熟。 “审计清单”公布后,民间对相关责任人问责的呼声很高。要渡过危机,就必须主动回应审计报告,该认账的认账,该解释的解释,做到信息公开,坦诚相见。只有真正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才能得到公众谅解,为政府挽回公信力。如果回避、抵触,只会使自己继续处于风暴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