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穷马桶”(金台随感)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05:3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储怀森 海外文丛《另一种游戏另一种规则》一书讲述的是外国社会生活中的故事,其中一篇专门讲到富裕国家的人们如何用马桶的问题,读来耐人寻味。 早几年,中国生产的一种抽水马桶在新加坡很畅销。什么原因呢?原来我国一家公司开发的这种马桶每次用水量仅为四升左右,大大低于六升的国际标准。因此这种马桶便成为新加坡人安装和改装时的首选产品。从客观上说,新加坡是个缺水国家,需要节约用水,但从生活角度来说,则确实反映了新加坡人勤俭节约的作风。 不仅是新加坡,以色列人对马桶问题也相当重视,许多场所的马桶上都安装了两个黑白不同颜色的揿钮,这两种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冲水量,冲小便时只用揿代表量小的揿钮即可。马桶的原产地英国还曾为马桶问题立法,法律规定,马桶每次用水不得超过九升,之后又改为六升。这项“马桶法律”后来便成为欧洲许多国家的仿效标准,就连美国的节能法和北美给排水委员会也都照此制定了“六升水便器系统”的法规和措施,如今这“六升水”便成了国际通用标准。 无论贫富,勤俭节约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意识。不少去西方发达国家留学或考察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觉得他们生活上比较“小气”。比如英国人使用纸张,邮寄或传真来的文稿、报表、资料等,用过之后绝不丢弃,而是积攒起来,留作下次在背面打印东西用。又如中小学生课本,低年级的学生常常都是接过上年级的用,用到不宜再用为止。还有他们中的许多人吃苹果,常常都是连果核一起啃下去。瑞典是世界上排名前几位的富国,不少人到那里都觉得奇怪,就是许多瑞典人上班并不开汽车,什么原因呢?因为这在他们看来非特殊情况一人驾一辆车出行实在过于浪费……如此节约观、环境观,的确不得不让人佩服。 相比较而言,我们有些人过日子似乎就“大方”多了,就说用水,当我们入住新宅或改造卫生间时,有多少人细想过马桶的用水量呢?还有,在公共澡堂洗澡,随时会发现有的人自从站到水龙头下,流水就不曾中断,无论搓擦还是打肥皂都不关水龙头。还有的人把“大方”当作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比如请人吃饭,明明四五个菜就够了,有人偏要它一大桌,吃不完就倒掉,以显示自己“大方”;有的人衣服八成新就不穿了,再穿就觉得俗气了,小气了。尤其是在对待公共设施上,有的人就更是大方得不得了,有些建筑设施完好无损,但为造更好看的,毫不怜惜地就拆了;有的办公桌椅、电脑、灯具等几乎没怎么用,但为适应“办公设施更新换代”需要,廉价处理了;有的车辆因为姓“公”,跑起来从不计里程,更不注意保养,结果不到报废时间就早早报废了。如此资源浪费、财物浪费,就是国家再富也承受不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向倡导克勤克俭,民谚说:“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兴国与兴家一样,都需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细大不捐。那种大手大脚、奢侈浪费、挥霍无度的行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是可耻的。近年来,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强调与国际接轨,其实生活观念上、节约观念上、环境保护观念上,也需要向人家学一学。这不仅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有好处,也是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需要。 《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08日 第十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