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诗歌大省:繁星满天没有月亮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08:49 南方日报

  在新成立的广东省社科院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行的“广东新诗的现状与发展”座谈会上,老中青三代诗人和诗评家济济一堂,为广东诗坛鼓与呼——

  广东诗歌大省:繁星满天没有月亮吗?

  文化沙龙

  编者按

  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逝世2281周年纪念日之际,为缅怀、学习诗歌先贤,研究和促进我省新诗创作和批评的繁荣和发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行首次“广东新诗的现状与发展”座谈会。老中青诗人和诗评家欢聚一堂,就广东诗歌创作与评论的现状、广东诗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广东新诗创作在国内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繁荣我省新诗创作与批评等问题各抒己见。本报将此次座谈会的精彩言论予以一一展露,以期引起更广泛的争鸣。

  “广东是一个诗歌大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曾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广东,诗歌的新近崛起出人意料。广东以斑斓的诗歌生态和骄人的创作实绩位居全国四大强省之一,正和甘肃、湖北和四川等省一道,稳定和引领着当代诗歌,对世纪初中国诗歌的格局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这一现象发人深省,有着丰富的文化社会学内涵。

  广东经济的起飞造就了诗歌的繁荣

  金钦俊(中山大学教授):我觉得现在广东诗歌的形势很喜人,几年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沉闷的,所以现在这个形势我觉得很鼓舞人,新人辈出,年轻一代非常有生气,我读了他们的诗觉得很有生活底蕴和文化底蕴。有这样一批生力军的出现,我们广东的诗坛不会寂静。在若干年前,广东曾经蒙受不白之冤,被称为“文化沙漠”,我觉得现在可以洗刷掉了。人们常常想,广东是一个经济首先起飞的省份,这样的地方肯定是物欲横流,诗歌很难在这里起飞。事实恰恰相反,我觉得商品经济与诗歌繁荣并不是对立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给诗歌的繁荣造就了一个基础——假如人们还在忙于为基本生活而操劳,则很难静下心来进入诗的境界。广东人的务实精神使人自觉进入生活的漩涡,真切地感知社会和人生,关注个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诗的根基就在这里确立。广东文化的包容性,能使人超越过去的短视和偏执,走向审美的多元化。广东诗歌民刊的兴起,我觉得尤其应该大书特书。民刊的兴起对中国的诗坛是个很大的促进,也是一个冲击。

  诗歌本身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从来不为诗歌的前途和命运担忧。我曾经在大学开展广州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工作,大学生们非常活跃,我一点没感到诗歌被冷落了,至于说边缘状态是必然的,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文艺再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处于主流地位,牢牢占据中心,始终是要被边缘化的。

  作为社科院和高等学校的研究者来说,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无视民间的诗歌活动这个重大的文化资源。今天这个会是一个开端,广东省社科院成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可以带一个头,把文艺部门包括大学各个力量组织起来,更好地做这个工作。我相信诗歌的前景会是非常美好的。

  李子彪(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自近代以来,广东历来是理论创新的沃土,也是培育伟大诗人的沃土。在这新的世纪、新的阶段,广东的诗人创作了许多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有人认为:广东是中国的诗歌大省。我赞同这种观点。广东已经成为诗歌繁荣的沃土,我院成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正是期望在我省诗界前辈和同行的支持下,在诗歌研究、诗歌评论和推进诗歌文化的繁荣上作出微薄的贡献,为我省建设文化大省略尽绵薄之力。

  柯可(广东社科院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各地来的文化精英聚集一堂,其中有一大批新锐有为的年轻诗人。广东诗歌占领了中国诗歌创作的制高点。在诗歌精英聚集,时代风云际会之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活跃文学、诗歌理论,可以将诗歌大省建设得更好。在屈原逝世2281周年纪念日,从屈原精神阐发出他来自人民、忧国忧民的精神,他的敏感和激情对我们的诗歌创作都有莫大的启发作用。

  詹天庠(广东省社科院综合研究室主任):这次我们举办这个座谈会,目的是记录广东诗歌的发展。社科院建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是诗歌发展到现在自然催生出来的。对时代变迁感受最深的是诗人,诗歌的繁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广东诗坛这股清新的南风长期刮下去,对建设文化大省意义重大。我们诗歌研究中心打算今后每年做两件事,一是编一本《广东诗歌年鉴》,二是每年召开一次类似这样的研讨会,如实记录诗歌的发展,能对诗歌的发展起到质的推动作用。

  老刀(诗人):我认为广东的诗歌还是以底层诗人或者说打工诗人为中坚力量的。因为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这里汇集了数以千万计的底层劳动者,我指的底层劳动者不仅仅是民工。我常常听到有人评介文学作品(包括诗歌)的时候,说没有岭南特色。我不知道这些人指的岭南特色是什么?难道在经济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这一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南下打工热潮不具有岭南特色地域特色吗?我之所以说在广东诗歌比小说等文学门类要强,也基于此。在广东只有诗歌与广东的经济(打工)结合起来了,只有诗歌找到了在现实社会中的位置,广东有一部小说因反映当下社会而备受全国的关注吗?没有!诗歌做到了,就因为经济的强势,在这种强势的阴影下打工者才显得更加卑微,才需要底层诗歌或者说平民诗歌,底层诗歌或者平民诗歌因而显示出了它强大的力量。

  黄礼孩(诗人):多年来,外界认为广东诗歌没有理论,我不这么认为。去年,广东诗人世宾、东荡子、黄礼孩就提出了“完整性写作”这一诗歌美学概念。“完整性写作”不是一个流派,它是一个写作的精神指向。2003年7月份《诗歌与人》推出“完整性写作”专号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诗人都有意识地追求“完整性写作”,但每个诗人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审美上探索的必要都应该趋向诗歌精神的完整。

  方舟(诗人):我个人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是广东诗歌力量重新集结和发力的时期。2001年底,诗刊社下半月刊在东莞召开了一个七省市的南粤诗会,为东莞诗歌的整体对外交流开了一个好头。网络诗歌的兴起为东莞诗人创造了重新认识的机会,可以说,目前东莞的诗歌创作和交流是近20年来最好的时期。诗歌网站为东莞诗人的创作和交流赢得了空间。东莞现有八家诗歌网站,东莞的民间诗报出版也较为火爆。这些诗报和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东莞诗人的创作,形成了相当稳定的氛围板块。东莞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城市,它是一处很特殊的生活现场,能给诗人们更多的体验、思考,行吟与漂泊是他们诗歌的基本存在方式,他们的经验是特殊的,他们应该产生大的作品。我甚至奢望,他们中未来会产生大师。

  广东诗坛:满天繁星,没有月亮?

  郭玉山(广东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上世纪90年代初我专访东莞市长,他形容80年代的东莞工业是“满天繁星,没有月亮”。这句话似乎可以套用于当下的广东诗坛。满天繁星,说的是广东诗歌队伍庞大,阵容整齐,实力平均。广东诗坛生态良好,氛围浓烈,包容和谐。广东诗人精神纯正,追求诗歌的精神内蕴。少有毒的写作,少肉体,少游戏。广东的诗人比较务实、内敛、真挚。有关部门亦加大了关注、支持力度。

  我并不奢望广东诗坛上有一轮月亮独悬天宇,普照众生,唯愿各颗星星可以更闪亮一些。在这个时代,“造月工程”很渺茫,必须是天才才可能成为月亮。因此,亦希望青年诗人多些专业精神,少些随机而作、随遇而安;多些独抒性灵、天人合一的抒写;多些忧患意识、悲悯情怀及有胸怀有骨气之作。

  朱子庆(广东社科院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说广东诗坛满天繁星没有月亮,类似的说法还有:广东诗坛没有“领军人物”。言下之意,不外是说这里缺少“大腕”诗人。此说我以为有欠客观,理由如下:其一、广东诗人郑玲、王小妮频获大奖,颇受国内诗界推崇,这是全国量级的月亮。然而,她们独立而埋头于写作,既不“领军”吆五喝六,也不极端作秀、身体姿态突出。年轻诗人也大多如此。第二,年轻诗人里面,像老刀、黄金明的作品均为近年来各大刊物的一时之选,然而对他们的作品诗界殊少研究。“批评缺席”,就在于这些地方。至于诗写得很棒而无意到诗江湖上行走的诗人,广东就更多了,藏龙卧虎。我们明明晓得在今天名声是靠不住的,但我们判断诗人又往往乞灵于名声。第三,处在一个多元的或曰价值观念分裂的时代,共识的建立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评价尺度有官方的、有江湖的、有圈子的,有学术的。四分世界,互不通气。你说“没有月亮”,就得先弄弄清楚是哪一界的。人间万户仰头看的月亮只有中秋那一颗!最后我想说,就算是没有月亮吧,广东也无愧于诗歌大省的称号,满天繁星已然很壮观了。没有格拉丹冬雪峰,云贵高原依然是高原,而且是少有的几大高原之一。

  诗人应由“单独”飞向群体

  朱子庆(广东社科院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有一位著名诗歌评论家曾著文究诘“新诗的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他批评极左的意识形态曾使我们的新诗内容干瘪,失去了应有的鲜活、丰富和开阔。诗歌已然大面积地失去读者,诗人应该正视这个严峻事实,并由此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才是明智而正确的态度。如果你的作品没有一点儿可以共享的公共空间,你就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放眼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人、诗歌大师的作品,它们固然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但越是大师的就越是公共的,而且这种公共还是历时性的。现在有不少诗人,他们的诗歌世界非常狭小,确实存在一个表现主体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胸怀问题,一个境界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问题:诗人应该正确地处理好“个我”与“共我”的关系。如果不是通过“个我”或多或少艺术地表现和揭示了“共我”,这样的作品就只有残缺甚至丑陋的个性,谈不上有多少人性深度。而这种欠缺是致命的:与读者绝缘!

  东方舟(诗人):在个体的创作上,“单独飞向单独”是一条必经之途;然而,任何的作品必须由“单独”飞向群体、飞向社会,即只有产生共享的作品,诗人的自我体验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体验。寻找一条由“单独”飞向群体、飞向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广东诗坛乃至全国诗坛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把诗歌的推广和普及考虑得更有效、更长久、更有意义,比如搞诗歌朗诵会、将好诗谱曲演唱、与教育部门协商把现代汉诗特别是1979年后的诗歌佳作选入课本或编辑课外诗歌读本等等,通过多种途径复兴诗歌激动人心的魅力。

  诗人缺乏有目的的追求

  熊国华(广东教育学院副教授):我希望广东的诗人能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广东这个诗歌大省里,有些诗人还缺乏有目的的追求,缺乏理想。郑玲说过:“活着就为了写诗。”应该抱有这样的信念。广东诗人应该不止立足广东表现珠江,还应该放眼世界,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关注人内在隐秘的东西。诗人仅仅关注个人是不够的,应该由自身延伸到整个世界。现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人类面临的危机更大。这些都值得我们诗人关注。我希望盛唐之音能尽快重现。

  马莉(诗人):诗人的存在应当是一种宽容与善良的存在,这种存在是神赋予的。在一些场面上,大家可以热热闹闹,嘻嘻哈哈,但是当你回到家中,关起门来进行诗歌写作的时候,你是在与神对话。写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诗人一生的事业。急于成功会使一个诗人变得迫不及待、变得矫情和造作,变得仿效和跟风。真正的诗人是耐得住寂寞的。寂寞是可以守正和养心的,而诗正是心灵的艺术。心不正则诗不纯。我记不清哪一位美国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诗歌应当是默不出声的”。默不出声——多么高贵的诗歌品质,它里面隐藏的是无限的可能性和无穷的诗性魅力。

  苏一刀(诗人):大家都知道,军旅诗歌从90年代初已经开始式微,现在已经较远落后于地方诗人的写作。人民军队的颂诗,必须不断有新鲜的切入视角、新鲜的思想观点和新鲜的审美发现,否则将会陷入平庸和浮泛。近年来的军旅诗,大多看不到诗人对喜怒哀乐的真正体验和承担,比如对战争主题,对人性内容,对军人心灵世界的揭示等方面,所以显得空泛无物。军旅诗要向前发展,必须拒绝刻板的说教,营造鲜活的意象,不断探索,冲破题材的严格界定,强化诗的意蕴,进一步拓展军旅诗的诗意空间。

  黄金明(诗人):更多的广东诗人把诗歌当作生活中的必要消费和精神享受,类似于流行音乐、麦当劳和老火靓汤,写作不是他们对抗世界的长矛,而是他啜饮生活的吸管。写作仅是生活的一个侧面而已,以业余的态度写诗,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使广东诗人变得头脑清醒心平气和,清除了急功近利的浮嚣之气,有利于诗歌本体的建设。但另一方面,由于广东诗人缺少艺术角逐上的霸气和野心,缺少一种不断突破的焦虑感,或作茧自缚,或满足于对日常生活的点缀,这就极大地局限了广东诗人的写作。多年以来,广东诗歌无法出现整合时代甚至穿透时代的大气之作,这是我十分不忍看到的辛酸事实。

  [[链接一]

  广东诗人近年在国内频获诗歌大奖

  郑玲:荣获《诗刊》2002年度“优秀作品奖”。

  王小妮:荣获《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联合主办的2002年度“中国诗歌奖”;荣获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2003年度诗人奖”;荣获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的“启明星奖”。

  [链接二]

  三大名刊负责人谈广东诗歌:

  《诗刊》副主编李小雨:“广东是一个诗歌大省,我们很看重广东的诗歌创作。”她于2003年年初莅穗,给广东省诗人郑玲颁发该刊2002年度“优秀作品奖”致辞时曾如是说。这是诗刊负责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广东是一个诗歌大省”之说。

  《人民文学》编辑部副主任商震:“我看稿子是从来英雄不问出处的,这回到了广州之后才发现,在我记忆中的不错的诗人,竟有这么多是广东人!”这种蓦然发现的讶异感,准确地反馈了广东诗群特有的存在风格。他因此判断:“现在的广东诗群在全国可能不是最庞大的,但肯定是很强大的之一。”

  《星星诗刊》主编梁平:“广东诗人,特别是青年诗人这一拨,整体水平比较齐整,已经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实力板块。说它成‘板块’,是指它有着一定的宽度,不是表现为哪一两个人冒得远。”他还补充说,“在一个水平线上可以拉出二三十人,水平没有落差。作品的影响力、水准,都在一个区域的标高上。”——摘自朱子庆《广东:一个诗歌大省的新的崛起》(《中西诗歌》2004年第2期)

  [链接三]

  活跃的广东民间诗刊:奇妙的火光

  20世纪末本世纪初是广东诗歌经历蜕变的时期,众多的诗人聚集在广东,形成一个新的诗歌生态圈,给中国诗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其中,广东民间诗刊的风生水起不可忽视。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几乎每一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诗歌刊物,如广州的《声音》、《面影》,湛江的《红土诗社》,韶关的《五月诗社》,梅州的《射门》、《故乡》等等,这些民间诗刊诗报是诗人创作诗歌的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一大批诗人作家。由于民间诗刊来自民间,从不公开发行,只在诗人之间相互寄赠,有人称它是自生自灭的“野生植物”。

  20世纪90年代,众多的外省诗人来到广东,带来了他们的激情,广东诗人的创作慢慢成熟起来,民间诗刊这个平台,让太久没有舞蹈的诗人跳起来,诗人们甚至私下认为,要出名就在民刊上出名。具有民间写作立场的《中国新诗年鉴》从1998年开始一直在广州出版,登载了大量新诗,也带动了民间诗刊的发展。1999年,中山诗人符马活与广州诗人黄礼孩创办了《诗文本》诗刊。2000年初,黄礼孩独立创办《诗歌与人》。此后广州诗人凌越与香港诗人廖伟棠创办《新诗人》,广州诗人老刀创办《21世纪》,南海诗人肖铁创办《先行者》诗报,广州诗人粥样创办《九行以内》,深圳诗人农夫创办《寄生虫》,广州诗人黄金明、吴作歆等7人创办《羿诗刊》,东莞诗人刘大程、何真宗等人创办《行吟诗人》,东莞、惠州、广州三地诗人许强、罗德远等人创办《打工诗人》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澳门和广东两地联合创办了大型诗刊《中西诗歌》,它成为联系内地与澳门诗歌发展的重要刊物。一段时间以来,众多的民间诗刊诗报在广东这片土地上诞生,这在广东的诗歌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与以往的诗刊不同,这一时期诞生的民间诗刊的立足点高,并面向全国。如此之多的民间诗刊需要大量的作者和读者,这无形中催生出大量的诗歌作品。

  在众多的民间诗刊当中,《诗歌与人》和《诗文本》这两家诗刊是最有影响力的。这两家诗刊在2002年河北《诗选刊》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民间诗歌发展研讨会”上获得“最受欢迎和关注的民间诗刊奖”(全国5家民刊获奖,广东占2家)。这两本民刊不仅印刷精美,而且对当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的诗歌声势被普遍指说为日益萎缩的时候,广东诗歌这几年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人们的瞩目。在这块最先躁动的热土上,诗歌这个被认为最没有经济利益可言的东西,越来越贴近人们的心灵。可以说,是民间诗歌保存了诗歌的火种,我们从广东的民间诗刊中可以看到在这短促的几年间所爆发出的火光是如此的奇妙。(未几)

  专题策划:陈志红 陈美华

  采写:本报记者 张燕驰 实习生 柯露

  摄影:蓝东海

  图:

  李子彪

  金钦俊

  柯可

  詹天庠

  熊国华

  马莉

  黄礼孩

  朱子庆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