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11:13 法制日报

  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全面阐述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内涵、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为建设法治政府明确了任务,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温家宝总理指出:“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与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法治国家相适应,依法行政的目标必然是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产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要求,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意志、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法规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

  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法制机构作为本级政府和本部门领导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伟大进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要深刻认识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学习好、研究好、落实好会议精神和《纲要》,不断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认真履行职责,为政府立法、行政决策、行政监督、处理矛盾、解决难题出谋划策,做好服务,为建设法治政府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习好,就是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深刻认识总理的重要讲话和《纲要》的重大意义,全面了解、准确把握《纲要》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和基本要求、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切实把学习会议精神和《纲要》

  摆到突出位置。

  研究好,就是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总理的重要讲话和《纲要》的基本精神、基本观点,跟踪了解和研究贯彻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细化落实《纲要》的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提出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逐步把《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推向深入。

  落实好,就是要按照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印发《纲要》的通知的要求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意见,认真抓好落实,并做好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工作,为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贯彻执行《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做好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工作。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

  6月28日,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对于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对于政府部门来讲,依法行政的第一要求是依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审计制度是我国宪政体系和行政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重点加强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强化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二是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三是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提高监督实效。坚持原则是审计监督依法履行职责的灵魂。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审计署从去年开始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到2007年,力争做到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所有审计项目的报告全部对社会公告。

  第二,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为了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可能对审计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审计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审计署近年来先后发布了二十多部审计准则和规章,对审计工作各个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今年初,又实施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把审计项目全过程纳入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的视野范围。

  第三,加强机关管理,在社会活动中自觉遵纪守法是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起码要求。政府机关不仅肩负行政执法的职责,还要充当遵纪守法的模范。审计部门作为国家的专门监督部门,要坚持“内抓管理,外抓八条”。坚持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创新卫生监管体制严肃查处违法行政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高强

  落实总理讲话精神,卫生部门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贯彻落实《纲要》,精心组织实施。突出工作重点,把《纲要》内容具体落实到位。加强对贯彻《纲要》情况的监督检查,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各司局工作和公务员表现的重要内容,奖优罚劣,督促卫生部机关和工作人员切实依法行政。

  二、切实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建立权责明确、责任落实、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卫生执法体制。

  三、加强卫生立法,健全卫生法制。要按照以人为本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对某些法律法规适时进行修订,做到立法与改革发展相适应。

  四、贯彻行政许可法,规范卫生审批。实施行政许可,要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强化服务观念,做到公开透明,该办的事快办,提高工作效率。严禁违法收费,严格收支两条线。对地方卫生部门违法设立行政许可,或只许可不监督的问题,要加强检查,严肃处理。

  五、加强卫生执法队伍建设。要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执法为民意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能力,严格人员准入,清退不合格人员,同时,严肃执法纪律,查处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对执法所需的必要经费,请财政部门予以保障。立法工作要适应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

  今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6月28日,又召开了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可以说,建设法治政府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接下来需要的是切实贯彻《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建设法治政府,首先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要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许多不该管、管不了、实际上也管不好的事务交还给企业和社会,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其次,政府带头守法,严格执法,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第三,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解决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政府的职权要有法律依据,行使职权的程序要符合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决定不服的,要有法定的救济途径,因政府行为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机构,将加强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部门的合作,认真做好行政法领域有关法律草案的起草和修改工作,为切实贯彻《纲要》、建设法治政府做出贡献。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

  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6月28日又召开了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们将认真贯彻《纲要》,落实好会议精神,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第一,继续加强农业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把解决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作为立法重点。

  第二,继续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一是严格行政许可的设定。今后我部负责起草的法律、法规草案尽可能少设行政许可,可设可不设的,坚决不设;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实现管理目的的,也不设;确实需要设定行政许可的,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二是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背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现象,该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是否已经取消,已经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是否仍变相保留。

  第三,创新农业管理方式,改革农业行政执法体制。继续完善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制度,逐步形成行政处罚综合、行政审批集中、检测检验中立、三方面职责分明的配套运作机制。

  第四,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对综合性、全局性的决策,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作用;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探索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决策责任制,对不依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造成损失的,严肃追究责任。科学的发展观应当包括科学的法治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马怀德

  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落实总理的讲话精神,关键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我们过去的政绩观是扭曲的,是靠地方GDP建立起来的错误政绩观。科学的发展观,还应当包含科学的法治观。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地方政府、一个领导做得好不好,关键不是看GDP增长了多少,也不只是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得好不好,最重要是看它是否能够严格执法,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

  为什么要将法治观纳入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因为不科学的法治观是推进依法行政的观念障碍。无论是阜阳奶粉案件,还是其它事件,有哪个事件不是领导批示才受到查处的呢?我们依然处在这样一个怪圈当中,虽然有法律,但是,法律不能够自动地运行,需要靠领导批示、上级指示、领导命令才能实施。真正的法治不是靠领导的说法保证法律运转的,应该靠自动的程序。因此,法大于权的观念,即法治观,至今还有强调的必要。履行行政监察职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监察部副部长李玉赋

  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和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对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履行行政监察职能,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一是准确把握基本精神和原则,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监察机关作为专门监督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更要首先做到依法监察,特别在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接待群众信访举报、组织专项治理、开展监督检查等方面,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善于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处理和解决问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二是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全面履行行政监察职责。日前,我们已将《纲要》中明确由监察部牵头和参与的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机关有关部门。要着重做好监察部牵头主抓的两项工作:第一,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监察部和国务院审改办要抓好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的后续监管工作,加强对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第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探索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群众举报违纪违法行为的制度,严格依法依纪处理信访举报问题,规范信访举报行为;研究建立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作出处理的工作机制。同时,认真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完成好监察部参与的各项任务。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和保证《纲要》的全面落实。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纲要》、行政许可法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违法设定行政许可,搞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坚决纠正违法实施行政许可,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或监管不力的问题,严格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质检部门要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头等大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传卿

  各级质检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温家宝总理讲话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质检系统依法行政,为狠抓源头,深入打假,严把国门,服务外贸,加强技术基础,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下一步,各级质检部门要迅速动员起来,自觉地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把依法行政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质检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能,加快职能转变,进一步转变市场监管的方式,切实把监管职能转移到从源头抓质量,为企业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要加强制度建设,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继续做好现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完善实施行政许可的配套制度,清理行政许可收费,制定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全面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坚决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重大执法事项请示报告制,建立行政执法情况通报和考评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正确处理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中三对关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袁曙宏

  认真学习贯彻6·28会议和温家宝总理讲话的重要精神,全面实施《纲要》所规划的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蓝图,需要正确处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中的三对重大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推进依法行政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坚持党的领导在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随着我们党实现两个重大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从主要依政策治国向主要依法律治国转变,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逐步实现党对国家、对政府领导的法治化,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法。

  第二,要正确处理推进依法行政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当代中国面临着既要不断改革、又要实现法治的双重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的“变”与法治的“定”之间保持正确的“度”:既不能为了实现“法治”而损害改革的进度和力度,也不能为了推进“改革”而损害法治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第三,要正确处理推进依法行政与制约行政权力的关系。应当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权制约和监督机制作为依法行政的关键,在充分发挥政府对推动依法行政重要作用的同时,严格规范行政权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逐步完备政府工作的法治特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安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国务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一系列部署、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修改《国务院工作规则》等,表明中央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决心。

  制度建设对于改进政府工作和国家法制建设具有根本意义。按照邓小平同志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思想,改革只有达到法律制度变革的层面,才具有可靠性、确定性和持久性,才能使既定方针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而在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政府工作能够反映和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度建设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中央政府对国家制度建设负有重要责任。

  随着依法行政的推进,政府工作的法治特征逐步完备起来。第一,从行政设权转变为法律授权,建设法治政府。第二,从自设收费转变为公共财政,建设财政宪政。政府活动的物质保障只能依靠财政支持,是实行宪政和法治的基本条件。行政机关违法利用许可权筹集经费和谋取经济收益,不但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还极大地削弱了国家财政对政府职能的规范作用,使宪法设置的政府活动控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失效。第三,从许可膨胀转变为降低规制,再造政府功能。降低规制是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进行政府改革的主要措施,也应当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要措施。要通过减少行政许可,把政府该管的事管好管住,把不该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和中介组织,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程序和责任机制是保障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志是公权力受法律控制。公权力不受法律控制必然导致滥用,必然导致腐败,乃至威胁党的执政根基。现代法律控制公权力最重要的方式有两个:一是程序制度,二是责任制度。

  程序制度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和公开、公平、公正。首先,政府的决策,除依法应保密的以外,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如听证会等)保障公众参与。其次,政务信息,包括用人、用钱和分配、使用、处置国家资产等方面的信息,除依法必须保密的以外,应一律公开。为此,应尽快制定《信息公开法》。第三,政府实施行政行为,必须通过各种程序制度(如回避制度、财务“收支两条线”制度等)切断相应行政行为与政府工作人员个人及政府部门的利益联系,防止偏私,保障公正。第四,行政执法,包括许可、给付、征收、征用、确认、裁决、强制、处罚等,必须通过各种程序制度(如告知、说明理由、听取申辩以及招投标、拍卖、考试等)保证对所有相对人一视同仁,防止歧视,保障公平。为此,应尽快制定《行政程序法》。

  责任制度的核心是有权必有责,用权必负责,权责一致。公权力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政治责任是向人大负责,向社会公众负责。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法律责任最终须由司法保障。要改革体制,健全责任机制,使权力和责任统一起来。否则,公权力滥用不可能得到根本遏制,法治政府的目标难以完全实现。理论工作者应当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冯军

  依法行政的丰富实践对行政法学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理论工作者应当有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迫切需要研究,例如,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科学民主决策的实现?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在保障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的同时又能合理保持行政活力、实现不同国家权力之间的平衡?如何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过程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法治的有机统一?从建设法治政府的实践出发,深入研究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法学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深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理论问题,还应当坚持放眼世界、立足中国。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