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强县牌子与贫困帽子岂容兼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0日13:52 红网

  富人行乞,是从违反常规的漫长过程中逐步成为常规的。所以,近些年来在社会乞讨人员中,就出现了富人和穷人同在的情况。当然,乞讨的富人大多并非与生俱富,而是通过乞讨走上致富路。于是,现今的乞讨大军规模大大超过了上世纪最贫困的那三年。又于是,一些难有作为的经济学家,便向那些难有作为的地方官灌输自己的一大发现——乞讨经济学。再于是,乞讨经济学就被一些地方官所生发,形成了向上伸手的习惯。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3年,陕西省有关部门根据全省各县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对各县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总量和人均指标的量化分析和综合测评,评出全省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前20个县,神木、蒲城、户县、靖边、城固依次分列前5位。而在这前5位中,蒲城、靖边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神木、城固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经济强县为何戴着“贫困帽子”?据写这篇报道的好事记者分析,在陕西,扶贫工作重点县每年能够享受到100万元到30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1994年至2001年7年间,陕西省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9.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1.4亿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2.1亿元,信贷扶贫资金50亿元,世界银行贷款6亿元。这些资金的投入,无疑给“重点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没有哪个县愿意将获得补贴和优惠政策的机会让给别人,即使是已经发展起来的经济强县”,西北大学一位研究县域经济的学者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以蒲城县为例,当地领导、群众就该不该脱帽形成两种意见,偏重不脱的人更多一些。他们认为不脱帽可以吸引更多的扶贫资金,继续享受优惠的税费政策。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种观点在其他县也有相当的支持度。陕西省扶贫办一位同志的话验证了上述说法:以前每次遇到确定“贫困县”名单时,他们就头疼,各县争抢很激烈,没有一个县愿意“落榜”。

  其实,如此现象已并非陕西的专利。

  自从国家实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一些贫困地区得到了大量的资金和项目扶持,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陕西四县,包括扶贫举措在内的一些综合原因,其脱贫甚至致富的典型并不在少数。但是,十多年来,却少有摘掉贫困帽子者。这当然有国家给予的三年防止反贫政策在起作用,但更多者却与陕西四县一样,通过种种渠道,使经济强县的牌子与贫困帽子同时拿着。有的地方的农民年均纯收入早已突破了国家规定的贫困线很多,却仍见其堂而皇之地戴着贫困帽子。究其原因,不外乎地方利益使然。这种作法,在相当程度上分散了国家的有限扶贫财力,使那些仍处在贫困线以下的地方得不到有效的扶持。

  现在,这种富者“行乞”的作法已经波及到了更大的领域。比如,上报天灾,把灾情损失报大;上报事故,则把损失报小。总结成绩时,各项经济指标都能达到;上报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时,则又报大。上报治安形势时,发案数一般报小,而破案率则自然会报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要自己承担责任的报小,能邀功的则报大;对自己无利的报小,能见名见利的则报大。在这些地方,早有人编就顺口溜:“向上伸手,不算丢丑,谁能得到,名利都有”。就如陕西的四县一样,一边夺了经济强县的先进牌子,一边又戴上了国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真正的“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处”——名利双收。

  笔者想,国家如果订出一个硬政策,即规定凡五至十年仍摘不掉贫困帽子的地方,其党政一把手则不能升迁的话,我敢保准,贫困帽子定会是谁也不愿戴的。(稿源:红网)(作者:李成贵)(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