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全国一半以上城市的污水哪里去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1日02:00 人民网

  网友:张培元

  国家环保总局新闻发言人潘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表示担忧:我国现有污水处理能力无法适应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扩张。他指出,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已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而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有的地方即便建起了污水厂,但排水管网没跟上,污水流不到污水厂。

  一半以上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即使有的污水也流不到污水厂,城市污水究竟“处理”到哪儿去了?笔者赶紧查阅资料,更是吃惊不小:全国共有400多个中小城市,每年排放废水量高达100亿立方米左右。答案不难找到,这100亿立方米污水有一多半是通过地下纵横交错的排污管道,流进了郊区或者农村。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桥头堡和领头羊,城市之所以有着极强的辐射力,完全在于遍布乡野的农村鼎立支持。城市享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惠政策,从各地农村集中了最优势的资源,诸多行业的暴利建立在最廉价的农村劳动力身上。相对于城里的白领、蓝领、金领、粉领,戴着白羊肚毛巾的农民是城市文明的最小受益者,然而现代城市的附加产品——水污染、空气污染和粉尘污染,却要最大程度地分流到农村,让农民兄弟为现代城市文明分摊成本。这无疑是不公平的。

  当道路洁净、流光溢彩的一座座城市成为一个个污染源时,农民们心向往之的地方,竟然是给他们带来苦涩的痛苦之源。中小城市的水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而且造成流域内居民发病率上升,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城市透支的不仅是一代人的,更有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

  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反映了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尴尬现实:我们的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忽视了城乡均衡发展,没有真正把环境纳入发展质量综合考核目标。这样的发展,很难说是高质量的,甚至是劣质的。

  其实,除了中小城市,很多城镇也患上了经济运行中的“环保短腿”病。7月7日的《北京娱乐信报》还披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作为四川首批“100个省级重点小城镇”的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由于排污企业大量排放污水,当地自来水厂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最高超标达164倍。6万居民被迫买水喝、挑水喝、自己花钱打井找水喝。打口30多米深的水井要花一千多元,为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更可怕的是,多数楼房地基只有1.5米,居民打井一打几十米,已影响了地基,有些楼房甚至有垮塌的危险。

  把排污口直接对准农村,全国半数以上城市的污水治理,实际是将污染进行转移。这不仅是一种短视行为,更反映了城市的自私和冷酷。农村的碧水蓝天同样需要百倍的呵护,农村不能成为城市的“污水池”。这“一半以上的城市”急需建起污水处理厂,使城市的发展拥有更高洁净度,为农村带来更多的福祉。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