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尚须理性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1日10:24 河北日报 |
“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三千元才算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个流行于大学校园的顺口溜,其实是很多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有教育专家称,大学生过早的“富有”和过度奢侈的生活,将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而一些跟风的大学生在“人前显贵”的同时,也难免让其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月花多少钱?大学生“富翁”有多少?笔者近日在省会一些高校的调查显示,饮食、日常用品在学生的每月支出中已不是大头,所占比例不到一半;而添置衣服、请客喝酒等所谓的交际、应酬费用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由家长出资购置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及假日出游等,更是学生消费的“大头儿”。女生的花费在衣服、化妆品方面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而男生则侧重于联络朋友、抽烟喝酒。 在走访中,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花费主要来自父母,靠勤工俭学者不到2成,不少学生反映自己经常入不敷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被问到的学生中一多半拥有手机,不少学生还有自己的电脑。 大学生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呢?“老同学聚餐150元,请室友吃饭200元,买礼品送给女朋友200多元,给自己新添一个手机1500元……”这是大二学生小华6月份额外开销的一笔明细账。 在校外租房住的学生已有相当的数量,有些高校密集的地区甚至已经形成了“学生村”。某经贸大学的小英每月拿出400块钱,在校外租了套单元房。住得舒服了,却添了不少额外的开销,电脑、电饭锅、热水器……花了她一千多元钱,每月的水费、电费也要近100元。生活费和课余打工的钱都贴到了房租里,但她还是觉得住得舒服,值! 大学生的服饰,正在向两个极端演化,一类是不修边幅,另一类就是讲究穿戴。大一大二还好,穿个“真维斯”、“佐丹奴”就满足了,到大四要找工作时,行头显得更重要了,不少人咬咬牙,去买几百上千元的套装。 笔者走访中还发现,仅有少数学生提到每月会为自己攒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而相当一批同学不仅没什么存款,反而每到月末都要靠借钱度日。这种消费习惯使得这些大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非常强。据专家分析,没有明确的理财观念,是一部分学生最终“进化”为“都市新贫族”的重要因素。 不过,这些潇洒消费的学生也有着他们的道理:现在的学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一毕业就面临就业,如果不早点同社会接触,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将来肯定扛不住。 有高校辅导员指出,以上种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比较超前,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毕竟还要依靠家庭资助,尽管接触社会是必需的,但依附在家庭上的消费还需要量力而行。 同时,由此还容易造成同学间的互相攀比。一些自尊心强的学生,受不了“己不如人”的感觉,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紧追潮流,把消费抬得更高。这样,有些家境不佳的学生,既不忍心向父母伸手,又没有能力赚外快,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