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收容遣送为救助管理改制一年出现欣喜变化(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2日15:06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文/图 本报记者 黄丽娜 赵仲炜 通讯员 文燕媚 吴烽勇 拆除“心灵铁栏”告别一个时代 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的工作人员说:“救助是一项全社会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都盯着、都关注,但又都不十分了解的工作。” 救助管理站改制一年,人们看到了很多欣喜的变化,但难免也有这样的疑问:容易拆除的是旧的收容遣送制度中那些铁栏、铁窗等监管性的设施,但那道工作人员与被救助者之间的“心灵铁栏”又该怎样“拆除”呢? 硬件设施人性化 拆除铁门铁窗打造一个新“家” 2003年6月5日,原广州市收容遣送站通过社会招标,请来施工队,用4天的时间打掉了原来的水泥通铺,拆除了带有监管场所痕迹的铁门、铁窗,重新粉刷了墙壁;2003年6月26日,广州市收容遣送站正式摘牌;2003年8月1日,由收容遣送站改制后的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正式挂牌。 2004年7月,记者走进改制整一年的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阅览室窗明几净,三四名被救助人员正在翻阅报纸、杂志,没有声音,安静得一如学校的图书馆;中午,在救助人员餐厅,20几名被救助人员坐在不锈钢桌椅上,用统一的餐具吃着午饭,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热腾腾的饭菜看着很温暖;在女性救助区,地面是光洁的瓷砖,门窗是家常的铝合金,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放着4张独立的铁架床,床头有存放私人物品的柜子,床上是统一的枕头、被褥,整个房间显得宽敞、明亮。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投入了296万元的改造经费,为前来求助的人员打造这所临时的“家”。被救助人员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4平方米,还有配套的生活设施,有彩电、有阅览室。为了追求“人性化”标准,不但每个居室内都重新装备了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漱间,而且还专设了残疾人员卫生间、洗漱间。 “‘孙志刚’事件让我们深深感到救助工作责任心和制度化的重要性。”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收容遣送改为救助管理,说起来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落到实处时,就必须要有一套从无到有的“规矩”。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在“立规矩”上首开先河,根据国务院、广东省、广州市相继出台的救助管理法规、规章,根据摸索、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编撰了长达160多页的《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工作手册》,做到人手一册。《手册》细致到几乎规定了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仅从接待求助、接收入站、安全检查、财物保管,到询问联系、管理教育、救治送院、出站,就有98项工作程序。此外,救助管理站还制定了8项工作人员行为规范,4种公共服务管理制度,12项受助人员管理制度,3个工作程序规定,2个工作应急方案,15项工作岗位职责,4个工作监督检查制度,28种业务表格。 为了让每名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都能牢记这些工作程序,真正做到按章办事,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的徐站长还把它们编成了32句、384个字的“救助服务三字诀”,印在了手册的第一页。“如果说以前是粗放式的收容,那现在绝对是精耕细作地救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曾经由于把关不严,在收容遣送时代出过错。现在,国家改收容为救助,我们不允许自己在这个新领域中再有丝毫松懈。怕做错的压力,就是我们工作细致化的动力。” 救助手段多样化 爱心耐心细心真心面对求助 从去年8月挂牌到今年6月将近一年时间里,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接待了形形色色的求助者16156人,给予救助14619人。接待过程要求的是程序化,但一旦求助者被接收入站,给予救助时,要求的就是多样化了。 对待求助的伤病人员,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凭的是一颗爱心。今年5月31日,从陕西来广州务工不着、又突发急症的史丁卯来到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求助。在做身体检查时,工作人员发现他高热不退,马上按程序把他紧急送往白云区人民医院,还为他垫付了近6000元的医药费。 对待求助的痴呆老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捧出的是一颗耐心。89岁高龄的老人王新(自称)患有老人痴呆症,去年8月被群众护送进了救助管理站。老人说话含糊不清,只说清自己叫黄珍,此外只会反复说“新大新”。凭着这三个字,50多个电话,逐个逐个打到“新大新”附近的居委会、派出所……5天后,老人心急如焚的家人欣喜地把老人接回了家。 对待求助的精神病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靠的是一份细心。去年10月,疑似流浪精神病人朱魁由江村精神病院转来民政局精神病院,要靠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为她找到“家”。64岁的朱魁只说清了两件事,她“丈夫”的名字和自己曾在红宏船厂工作过。凭这一点蛛丝马迹,工作人员几经周折终于弄清了她的过去:朱魁是湛江市红宏航运集团属下船厂的退休工人,独居。春节她只身外出到广州寻找“旧恋人”,成了流落街头的流浪精神病人。在她失踪后,厂方四处寻找,当他们接到朱魁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的消息后,情不自禁地说:“还是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厉害啊!” 困难问题重点化 听说面谈观色甄别救助对象 普通的救助管理、精神病人的协助接回、流浪儿童的救助管理三项,是目前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重点。这其中,最大的困难依然是对于前来求助人员的甄别。 据了解,来救助管理站求助的真正的乞讨人员只占总数的10%,其余的求助者有来广州务工不着的、有探亲找不到人的、有旅游被偷走钱的,更有要求进站生孩子的、要求工作人员帮助找丈夫的、要求在救助管理站安度晚年的……“有一次,一个老太太身上带着600多元钱要求我们救助返乡,被工作人员拒绝后,她就在救助站前哭闹不走,引来很多群众围观,不知情的就指责我们见死不救。”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无奈地说:“但救助一定要救助真正需要帮助、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我们要对纳税人的钱负责、对手中的权力负责。” 甄别是否属于被救助范围,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工作人员需要听取自愿前来求助者的说法,根据与他们的面谈,察言观色判断他们是否属于规定的救助对象:“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为了核实求助者情况是否属实,工作人员还要按他们提供的地址、姓名与当地有关部门查对。 通过一年的时间,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表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应付各种情况。特别是近日,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开设了专门的接待区,由专人24小时负责登记、安全及健康检查、照相、询问,规范进站手续。在今年开展的民政系统行风评议中,受助人员对救助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8%以上。 一项全新工作期盼有章可循 现在,让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感到困惑的,是很多人对救助工作所持的态度:“有些单位和群众,并不了解救助条件,不论什么情况、什么人都往救助管理站送。”但实际上按照广州市现行的条例,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吸毒人员)都要先送往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由救助管理站接收入站,安排返乡。一些广州市的低保人员、外籍人士、有能力回乡者,更加不在救助范围。“救助管理实际上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一年来,我们也是在摸索中度过的,包括我们制定的、现行的《管理工作手册》,很多地方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再作修改。”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的冯书记表示,“我们要花好国家和纳税人的钱,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目前,救助管理工作出台的所有条例中,都尚未明确对于反复求助者应该如何处理,只是笼统地说“不予救助”,但未明确怎样的频率是反复求助。“外省已有救助管理站出台了具体条例,规定半年内两次向救助站求助的人员属于反复求助,可以不再予以救助。广州也应该出台相应的规定,避免一些人把救助站当作旅馆,早上去打工、寻亲,晚上就来救助站过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工作人员也指出,对于条例中提到的“终止救助”也应该明确“如何终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是“依法行政、以人为本”的基础。 (金陵/编制) | ||||